出国留学网清平乐六盘山

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清平乐六盘山栏目,提供与清平乐六盘山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清平乐·六盘山》是毛泽东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该诗最早发表在《诗刊》1957年1月。1961年9月为宁夏干部书写此词时改为“红旗”,手迹发表在1961年10月七日的《光明日报》。这首词生动表现了毛主席及其统率的红军彻底打垮了国民党反动势力的坚定决心,抒发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壮志豪情。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的红军,在六盘山前又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在战斗胜利的鼓舞下,当天下午便一鼓作气翻过了六盘山。10月下旬,到达陕北,胜利地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毛泽东诗词六盘山

 

  毛泽东六盘山这首词,从结构上看,上下阕一样,前两句都是描写典型景物,后两句引发抒情议论。不过,上阕是由远景写起,表达当前的心境。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毛泽东诗词六盘山,欢迎阅读。更多毛泽东诗词相关内容请关注出国留学网实用资料栏目。

  毛泽东诗词六盘山

  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译文】

  长空高阔白云清朗, 南飞的大雁已望到了天边。

  不登临长城关口绝不是英雄, 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

  六盘山上雄峰再拔, 烈烈西风漫卷着红旗。

  今天我长绳之武装紧握手中, 哪一天才会将那蒋家狂龙捆缚?

  【创作背景】

  1935年8月,毛泽东主席粉碎了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路线后,率红一方面军继续向陕北根据地挺进。1935年9月中旬,红军攻克天险腊子口,奇迹般越过岷山草地,进入甘肃南部。1935年10月初,国民党一方面调集重兵“围剿”陕北革命根据地,另一方面在六盘山一带建立防线,妄图围歼长征红军。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指挥下,佯攻天水,示行于东,然后出敌不意,从哈达铺掉头北进,攻克通渭城,进入平凉、固原大道。

  1935年10月7日,红军在宁夏六盘山的青石嘴,又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扫清了阻碍,摆脱了追敌,当天下午,一鼓作气,翻越六盘山。之后,长驱直入,于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保安县吴起镇(今吴旗县),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这首《清平乐·六盘山》就是毛泽东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

  【赏读】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上阕,诗人从眺望远景起笔,旷阔的秋景,高朗的长空,抹抹轻漾的闲云,北雁在阵阵南飞。1935年10月7日,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诗人,满怀胜利喜悦的心情,率众将士登上万里长征最后一座主峰——六盘山主峰。脚踏地势险要、曲折盘旋高峰,举目远眺西北清秋、天高气爽,晴空万里飘动的淡淡白云,凝...

《清平乐·六盘山》

 

  《清平乐·六盘山》

  作者:毛泽东

  原文: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注释:

  1、望断:望着,直到看不见。

  2、长城:借指长征的目的地。

  3、屈指:弯着手指头计算。

  4、六盘山: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固原县西南,是六盘山山脉的主峰,险窄的山路要盘旋多重才能到达峰顶。毛泽东在一九三五年九月中旬率领中央红军进入甘肃省南部,十月上旬,突破敌人的封锁线,打垮了敌人的骑兵部队,胜利地越过六盘山。

  5、红旗:一九五七年在《诗刊》创刊号上发表时作“旄头”。一九六一年九月为宁夏干部书写此词时改为“红旗”,手迹发表在该年十月七日的《光明日报》。

  6、漫卷:任意吹卷。

  7、长缨:本指长绳,这里指革命武装。

  8、缚住:擒住。

  9、苍龙:《后汉书·张纯传》注:“苍龙,太岁也。”古代方士以太岁所在为凶方,因称太岁为凶神恶煞。苍龙:此处借指蒋介石的反动派,不是日本人,因为当前全副精神要对付的是蒋不是日。

  翻译:

  长空高阔白云清朗,南飞的大雁已望到了天边。不登临长城关口绝不是英雄,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

  六盘山上雄峰再拔,烈烈西风漫卷着红旗。今天我长绳之武装紧握手中,哪一天才会将那蒋家狂龙捆缚?

  赏析:

  毛泽东率领工农红军登上六盘山主峰,面对西部的高天白云,清朗秋气,再凝望阵阵南飞的大雁,一抒胸中情怀,以闲远欢欣之气眺望又要开始的新的征战。

  上半阕一开始,诗人从眺望远景起笔,西部秋景开阔,长空高朗,抹抹闲云轻漾,北雁在阵阵南飞,仿佛带走了诗人对过去南方生活及革命斗争的回忆及眷恋,接着又起豪气,“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从爽朗、舒畅的秋心转入英迈的青春吟诵,二万五千里长征已在脚下,长征的目的地已经到达,浩瀚的业绩就要进入一马平川的时期。

  下半阕,诗人将目光收到近处,高山之巅,红旗猎猎,红军将士在秋天的山峰间盘旋向前。接着吐出胸臆,化用宋代刘克庄《贺新郎》中三行:“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而这里的“苍龙”出自唐代颜师古的评注中引用汉代服虔的话:“仓龙,太岁也。”仓龙同“苍龙”,“太岁”是古人所说的凶神恶煞,这里引伸为日本帝国主义就是“苍龙”。虽然最后两句用的是设问句,但所起作用都是陈述式的肯定句,即总有一天,红军战士将消灭国民党反动势力,夺得最后的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