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独唱团读后感栏目,提供与独唱团读后感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08-04
读后感是读过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以后的感想(多指书面的)。亦指读完作品后写下的心得体会或评论文章。下面,出国留学网为您带来“《独唱团》的读后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真正开始阅读却是当天晚上回到家里蹲大使馆时。文章是第一篇《绿皮火车》。是一片我很喜欢的文章。盲人的作者回忆了从孩提时代到青春期再到少年期的和坐火车有关的经历,最后以睡梦中通过火车到达一些自己从没去过的地方作为尾笔,文学味甚浓,让人久久回味。火车是作者的一个情愫,是贯穿作者一生的难以磨灭的回忆。这种怀旧让我感动。我童年也搭过绿皮火车,当时的火车的车窗是可以向上拉开的,火车飞驰时从外面逃进来的自由的风至今也历历在目。
随后这本书被我带到了办公室,只要有闲暇的时间,当我觉得对着电脑很累时,我就会拿出来接着上次看到的页数尝试继续消化一些内容。第二篇文章是《秋菊男的故事》,标题很美,但内容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作者又是回忆了自己的童年——14年前的事。大概说自己被人骗了,想申诉却无人受理,最后只能通过召集一群死党像小混混一样恐吓了那个骗了自己的人,而其后作者内心又感到很内疚的一个故事。嘛,故事还行,是一片记叙文,但是语言粪青了些,字里行间都能看出作者真正无非是想表达中国人无钱打不起官司这么一个主题。语言比较幼稚,而且很不优美,而且滥用成语,读到最后让我感到有点想吐。
之后,我只会久久尝试推进几页了,但通常都不会超过1篇,因为这些文章真的很乏味。它有点像口香糖,开始嚼的时候津津有味,但越嚼味道越淡,到了最后便变得味同嚼蜡了。
林少华的《为了破碎的鸡蛋》还不错,毕竟文字功底摆在那里。蔡康永的《脏话到底脏在那里》嘛…我不喜欢最后一段,感觉有点像是为了结尾而写结尾的感觉。《摩托日记》……看得出作者是个摩托车迷,里面出现大量摩托车型号,对我来说倍增陌生感,看到一半就没看了。
其实看到这里,大概可以为这些文章作个小结了。写的好的文章也好,写的差的文章也好,除了林少华那一篇之外,其他都有着一个共同的主题——怀旧。我想哪怕继续接着看下去也只能是这样,因为从后面那些写真就能看出些端倪。这些文章都是在缅怀回忆中的一些情愫而已,有人喜欢绿皮火车,有人喜欢摩托车,有人喜欢一群大爷混在一起。仅此而已。再也没有什么真正有思想深度的东西。
我想,能为那些80年以前的人拾回一些回忆,为80年以后的人创造一些回忆,这就是这本书的目的了吧。这样其实也不错。但怎么说也好,心里总觉得有点失落。也许是因为期望太高了吧?打着韩寒旗号的杂志,就算不用怎么宣传都会有很多人踊跃购买的,这就是韩寒2个字的价值。然而这本书让我失望了,至少它对不起“独唱团”这3个字,何为“团”?为什么要“独唱”?难道这仅仅只是比喻一个文学的小圈子,让很多人来纷纷怀念自己青春期一些好玩的回忆而已?
其实,整本书我最喜欢的是卷首韩寒的那一段:“写作者最快乐的事情就是让作品不像现实那样到处遗憾,阅读者最快乐的事情就是用眼睛摸一摸自己的理想。世界是这样的现实,但我们都拥有处置自己的权利,愿这个东西化为蛀纸的时候,你还能回忆起自己当年冒险的历程。”是啊,本来这就是一本冒险回忆录罢了,是我想的太深奥。
“千呼万唤始出来”到底是什么一种状况?几近“难产”的《独唱团》的诞生过程给了我们最生动的解释……几百上千万中国人一年以来的期待和等...
独唱团读后感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