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栏目,提供与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03-11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19考研复试分数线已经公布,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大家尽早准备复试,按时参加复试,不要错过考试时间!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19考研复试分数线
生源充足的学院在达到复试基本分数要求的情况下,可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向上调整本单位复试分数线,请看详情!
推荐阅读:
...03-05
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19考研复试工作方案已经公布啦!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笔试时间为:3月9日 8:30—11:30。
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19考研复试工作方案
2019年我院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和录取,依据《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及录取工作办法》,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确定我院2019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工作方案。
一、学院复试组织机构
1.复试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黄志伟
成员:李钰、吴琼、杨焕杰、杨谦、刘紹琴、宋金柱、顾宁、蒋庆华、聂桓、施树良
2.复试工作监督小组及电话
组长:喻庆勇
成员:魏力军、张子麒
监督电话:86403826
二、学科招生计划
生命学院2019年研究生招生计划56人,其中学术型50人,专业型(生物工程)6人。
学科 | 招生名额 | 已招收推免生 | 可招收名额 |
生物学 | 36 | 11 | 25 |
出国留学网考研网为大家提供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18考研复试分数线,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18考研复试分数线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
出国留学网考研频道为您提供最及时的资讯,下面的2015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考研复试方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15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考研复试方案
以下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15考研复试细则由出国留学网考研频道为您精心提供,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为确保本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的质量和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选拔真正具有培养潜力的合格生源,根据教育部和学校对复试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录取原则,结合本学院具体情况,特制订以下复试要求及细则:
一、参加复试分数线基本要求及招生指标
1、按照“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公布的分数线(http://gszs.hust.edu.cn/GradAdmission/Show.asp?id=842),确定参加复试考生名单。复试名单查询地址“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gszs.hust.edu.cn/GradAdmission/)。
2、生命学院学术型硕士指标61名、专业硕士指标19名。
二、复试内容和计分标准
1.复试内容
复试内容包括综合素质考核、心理测试、笔试、面试、英语听说测试等内容。
综合素质考核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诚信;本专业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等;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协作性;举止礼仪、表达能力等。
2.计分标准
复试成绩=专业考核笔试(40%)+专业面试及实践环节(40%)+英语听说测试(20%)
总成绩=参加国家统考的成绩(60%)+复试成绩(40%)
三、复试形式:专业考核笔试+专业面试+英语听说测试
1.笔试(占复试总成绩的40%)
组织形式: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学位均由学院统一组织出题,安排考场和监考;
笔试科目:专业课程
注:所有复试考生均可根据自己报考的专业方向,从以下五门课程中任选一门参加复试。初试时未考数学,准备调往需要考数学的学术型或专业型学位的,复试时必须加试数学,具体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1)《遗传学》
参考书目:刘祖洞《遗传学》上、下册,高教出版社
(2)《药学基础》
参考书目:毕开顺《药学导论》,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二版
(3)《电子技术基础》
参考书目:康华光、陈大钦、张林《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康华光、邹寿斌、秦臻《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4)《C程序设计》
参考书目:谭浩强《C程序设计(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2013年研究生考试已经告一段落,出国留学考研网专家为14年考生提供广西大学介绍相关院校信息及专业简介,帮助考生在复习之初建立明确的目标院校,有针对性的进行后期复习。
学院现有本科专业 2 个,微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微生物学博士学位授予点 1 个 ,科学硕士学位授予点 4 个,工程硕士领域生物工程专业学位授予点 1 个和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微生物学专业学位授予点 1 个。设置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 3 个系、1 个教学实验中心和 3 个研究所即分子遗传学研究所、发酵与酶工程研究所和食品与发酵工程研究所。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博士研究生 7 人,硕士研究生 197 人,本科生 491 人。另外学院有在职博士研究生32 人。
学院依托国家重点建设学科-“微生物学”和自治区重点建设学科-“生物技术与亚热带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省部(科技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广西亚热带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 ,该重点实验室 2004年8月被确定为广西首批人才小高地即“广西亚热带生物工程人才小高地”。学科还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广西重点实验室2 个。
学院现有教职工 75 人,其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1 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 3 人,正、副教授(含副高以上其他职称) 33 人,学科博士生导师 13 人,硕士生导师 24 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 16 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 34 人。
学院(含依托的重点实验室)现有教学科研用房面积 7600平方米,大中型仪器、设备60台(套),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4500 万元。学院资料室拥有图书资料2510册。学院与5个企业签订了协议作为学院实习实训基地。
2003 年以来主持承担的科研项目有 8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 33 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3 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5 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 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12 项,国家“ 863 ”计划项目 7 项,“ 973 ”项目 6 项,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专项项目 1 项,国际合作项目 2 项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1 项。获国家部级成果奖1项。获市厅级成果奖3项,另外有 12项成果通过由广西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获国家发明专利 17项。近三年发表论文 413 篇,其中 SCI 收录63篇。
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发展得到了学校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怀和支持。在学校的领导下,学院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发奋图强,为 21 世纪生命科学的进步、为国家和广西经济的建设、为创建高水平大学及高水平学院(学科)做出更大的贡献。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