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经济师考试重点栏目,提供与经济师考试重点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准备好参加考试了吗?出国留学网为您带来“2018年经济师考试《初级经济基础》知识点(第一章)”供您参考,祝考试顺利!更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的更新!
2018年经济师考试《初级经济基础》知识点(第一章)
本章主要介绍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市场与市场体系、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经济体制等。从历年考题来看,本章所占分值较大,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都有涉及。
近年本章考点分布
考点 | 主要考查题型 | 考频指数 | 考查角度 |
物质资料生产 | 选择题 | ★★★ | 物质资料生产的概念、基本要素 |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
参加经济师考试的同学们,出国留学网 为你整理“2018年经济师初级工商管理章节要点:第二章”,供大家参考,希望广大考生取得优异的成绩!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哦!
2018年经济师初级工商管理章节要点:第二章
第二章 工商企业组织结构
第一节 企业组织设计
一、劳动分工与专业化
(一)分工、专业化与协作
分工指的是生产过程之中的劳动分工,即不同的劳动者分别从事不同的工作。
专业化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单位长期从事某种专项性的工作。
按照分工与专业化发展的顺序,专业化形态的第一种是部门专业化;
第二种是产品专业化,即以完整的最终产品为对象的专业化;
第三种是零部件专业化;
第四种是工艺专业化,即专门进行产品或零部件加工和操作的专业化;
第五种是生产服务专业化,即处于直接生产过程之外的,但又为生产过程服务的那些职能的专业化,例如专门进行工具及其他工艺装备准备、维修设备、运输等的服务活动,即所谓的“生产后勤服务”。
协作就是由于实施分工后各个“片断”具有相对独立性,因而对整个生产过程上的若干“片断”进行整合是必要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的分工和专业化发展又呈现出新的特点:
(1)分工和专业化扩展到国际范围,在以零部件和工艺专业化为主要内容的产业内,横向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
(2)出现了新型的专业化形式,即企业业务或职能的专业化,“业务外包”正在成为新的分工潮流;
(3)在制造业高级化的过程中,以机器为核心的“机械专业化”正在被以人为核心的“灵活专业化”所取代,出现了新型的“灵捷制造方式”;
(4)在分工深化的同时,协作的重要性空前提高了,建立在精密分工基础上的紧密协作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新潮流。
例题:按照分工与专业发展的顺序,第一种专业化形态是( )。
A.产品专业化
B.部门专业化
C.工艺专业化
D.职能专业化
答案:B
例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呈现出以-特征( )
A.管理专业化
B.分工国际化
C.灵活专业化
D.职能专业化
E.协作紧密化
答案:BCDE
(二)分工协作与生产效率
1.企业内分工可以减少企业投入和增加产出,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第一,分工可以使劳动者的劳动技巧获得提高。
第二,分工能减少劳动转换时间。
第三,分工促进了先进劳动工具和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第四,分工便于对生产要素进行重组,从而使各要素充分发挥优势,并相互协调,提高生产效率。
例题:企业内部分工可以减少企业投入和增加产出,从以下几方面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效率( )。
A.劳动技巧的提高
B.劳动转换时间的节约<...
要参加经济师考试的同学们,出国留学网为你整理“2018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各种市场结构的特征”,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广大放松心态,从容应对,正常发挥。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哦!
2018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各种市场结构的特征
市场结构类型 | 含义 | 特征 |
完全竞争市场 | 又叫纯粹竞争,是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现实中很难找到完全符合这些特征的市场,某些农产品如小麦、玉米属于近似的例子。 | (很多;同质;了解;自由) |
垄断竞争市场 | 是一种既有垄断又有竞争,但更接近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
要参加经济师考试的同学们,出国留学网为你整理“2017年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考点:雇佣关系的理论分析”,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广大放松心态,从容应对,正常发挥。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哦!
2017年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考点:雇佣关系的理论分析
雇佣关系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雇佣关系的特点
一、获得有效的雇佣关系: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是组织的雇佣关系。雇佣关系的产生是一种经济行为。
(一)雇佣关系的特点:1、雇佣是开放式的交易,雇佣关系的具体内容是随着时间推移和偶然事件的出现逐步加以细化的。雇佣关系在最初形成时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2、雇佣关系的确定方式,要受法律、契约、惯例和传统的约束。3、雇佣关系受到市场竞争状况的制约(作用逐渐减小)。4、除了市场竞争约束以外,雇佣关系还要受到其它因素的制约:双方良好的自觉性、自我良心的约束、双方的法定权力、双方对对方收益的影响力、组织声望。5、雇佣关系的效率直接依赖于三类因素:(1)雇佣关系对环境的适应性;(2)对雇佣关系的投资;(3)自我利益的克制。6、雇佣关系的效率受到管辖形式的影响。
(二)促成有效雇佣关系的因素:1、雇佣关系的效率直接依赖于三类因素:(1)适应性;(2)对雇佣关系的投资;(3)自我利益的克制。2、以上三方面因素具有一个共同的基础:组织和员工之间的信任。双方互相信任,确信能够得到他们应得的利益,这是获得有效雇佣关系的首要条件。3、有三方面因素可以增强组织和员工之间的信任:(1)组织和员工的自觉性和道德约束;(2)法律保障;(3)明确的合同规定。4、运用法律和合同规定来增进组织和员工之间的信任,具有相当的局限性,这体现在三方面:(1)增加交易双方的成本;(2)影响雇佣关系的适应性;(3)损害组织和员工的自觉性。
(三)影响雇佣关系的因素。除了市场竞争的约束外,雇佣关系还要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
1、自觉性和道德的约束;2、雇佣双方对收益的影响能力;3、组织(或雇主)的声望。
(四)管辖形式效率的影响因素。1、雇佣关系的管辖形式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种:(1)单一层级的管辖形式;(2)权力分享式的管辖形式;(3)员工掌握决策权的管辖形式;(律师、导演、CEO、医生)(4)三方分享决策权的管辖形式(即双方事先约定由独立仲裁人解决双方的争议)。
2、大多数情况下,雇佣关系管辖形式的确定取决于三方面因素:(1)传统;(2)法律;(3)效率。
3、获得有效率的管辖形式,主要有两个决定因素:信息优势、声誉基础。
4、就效率而言,雇佣关系的决策权应当掌握在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手中。但在大多数三方分享决策权的管辖形式中,不具备信息优势却拥有很强的声望基础的一方,往往掌握着雇佣关系的决策权。
二、长期雇佣
(一)长期雇佣关系的优势
1、组织的直接收益:(1)分摊招聘成本;(2)分摊培训成本;(3)促进人员与工作之间的匹配效率;
(4)提高绩效评估和激励的效率;(5)增强员工对同事和组织的忠诚感。
2、员工...
要参加经济师考试的同学们,出国留学网为你整理“2017年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考点:人力资源规划”,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广大放松心态,从容应对,正常发挥。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哦!
2017年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考点: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
第一节 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概述
一、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的职能与其他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关系:1、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是实现战略的重要基础,由于组织的各种特殊战略导致组织采取各种重大举措,都是直接构成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的原因。2、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与一般性人力资源规划不同,主要在于它更贴近组织战略。
二、人力资源规划的动态性:1、适时、适地、适量地提供人力资源以满足组织和工作的要求,是最经济地使用人力资源的本质要求。2、人力资源的动态性表现在:(1)参考信息的动态性;(2)依据内外情境调整规划的动态性;(3)执行规划的灵活性;(4)具体规划措施的灵活性和动态性;(5)对规划操作的动态监控。
第二节 人力资源规划的运作
◆人力资源规划具体运作分六步进行:1、现有人力资源核查;2、人力需求预测;3、人力供给预测;4、起草计划,匹配供需;5、执行规划和实施监控;6、评估人力资源规划
◆劳动力过剩:辞退、不续签合同、劳务输出、提前退休、缩减工作时间。
◆劳动力短缺:加班、补充、培训、晋升、工作再设计、借调。
一、核查现有人力资源:这部分工作要结合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和职务分析的有关信息来进行。如果组织尚未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这步工作应当与建立该信息系统同时进行。
二、人力需求预测:1、这部分工作可与核查现有人力资源同时进行;2、预测因素:(1)市场需求;(2)产品和服务的要求;(3)人力稳定性;(4)培训和教育;(5)为提高生产率而进行的技术和组织管理革新;(6)工作时间;(7)预测活动的变化;(8)各部门可用的财务预算。
三、人力需求预测的程序和方法
(一)人力需求预测程序:在实践应用中采用自上而下的预测程序,具体程序为:1、预测组织未来生产经营状况;2、估算各职能工作活动的总量;3、确定各职能及各职能内不同层次类别人员的工作负荷;4、确定各职能活动及和职能活动内不同层次类别人员的需求量。
(二)预测技术方法:预测方法可分为直觉预测法(定性预测法)和数学预测法(定量预测),下面是几种直觉预测法:1、上级估算法(适用于短期预测);2、德尔菲法(专家会议预测法,适合于对人力总额的预测);
3、岗位分析法(步骤:①确定所要预测部门的类别和层次;②选择典型单位和岗位;③进行岗位调查和分析;④进行预测;⑤进行全面覆盖预测。)
四、人力供给预测:也称为人员拥有量预测,包括两部分:内部拥有量预测和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量预测。
内部拥有量预测常用方法:1、内部人员核查法;2、马尔科夫模型;
五、起草计划,匹配供需:具体行动方案包括:①全局整体规划;②人力资源发展计划;③招聘计划;④人才保留计划;⑤灵活性计划。<...
考友们都准备好经济师考试了吗?本文“2017年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第一章第二节”,跟着出国留学网来了解一下吧。要相信只要自己有足够的实力,无论考什么都不会害怕!
2017年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第一章第二节
第二节 工商企业制度的类型与特征
一、工商企业的主要类型
(一)按企业的投资主体划分
按企业投资主体的不同,可以将企业分为以下几类:
1.国有企业
2.集体所有制企业
3.股份制企业
4.民营企业
(二)按企业产权的组织形式划分
产权是指财产(所有权)在市场交易中所体现的支配权。按企业产权的组织形式划分,实际上是按资产组织形式和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予以分类,此种分类方法可把企业分为以下几类:
1.单个业主制企业
2.合伙制企业
3.公司制企业
(三)按实体的集约程度划分
按实体的集约程度划分,即按构成最终实体数量的多少和形式予以分类,此种分类方法可把企业分为以下几类:
1.单一企业
2.多元企业
3.经济联合体
4.企业集团
(四)按企业从属的行业划分
按企业从属的行业划分,即根据企业所从事生产经营的主导产品隶属何种行业予以分类,可分为以下几类:
1.工业企业
2.商业企业
3.金融企业
4.其他类型企业
其他类型企业包括运输企业、建筑安装企业、物资企业、邮电企业、旅游企业和农业企业等。
(五)按企业规模划分
按我国现行《工业企业划分标准》规定,将企业划分为四种类型,包括:
特大型企业;
大型企业,其中又分为大一和大二型两档;
中型企业,其中分为中一和中二型两档;
小型企业。人们常说的大中型企业是指中一型及以上规模的企业;
中小型企业是指中二型及以下规模的企业。
(六)按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划分
按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划分,即根据企业拥有资源的性质和所占比重予以分类,企业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劳动密集型企业
2.资金密集型企业
3.知识密集型企业
(七)按企业同外国资本联合方式划分
按照企业同外国资本联合方式划分,可分为合资经营企业与合作经营企业,这两种基本形式都属外向型企业。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生产力水平的逐渐提高,企业类型也将不断变化与发展,目前已出现的跨国经营企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考友们都准备好经济师考试了吗?本文“2017年高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考点:产业布局模式”,跟着出国留学网来了解一下吧。要相信只要自己有足够的实力,无论考什么都不会害怕!
2017年高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考点:产业布局模式
产业布局模式
产业布局是在一定的地域内展开的,地域的具体条件是决定布局的依据。同一时期不同地域和同一地域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相应的必须采取不同的产业布局模式。根据产业空间发展不问阶段的不同特点,产业布局的理论模式可以分为增长极布局模式、点轴布局模式、网络布局模式、地域产业综合体模式以及梯度开发模式。其中前三种开发模式从产业分布结构角度出发,处理在时间上依次继起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产业布局问题,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系统的布局过程。
(1)增长极布局模式
增长极理论是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的,其思想是:一国经济增长过程中,不同产业的增长速度不同,其中增长较快的是主导产业和创新企业,这些产业和企业一般都是在某些特定区域或城市集聚,优先发展,然后对其周围地区进行扩散,形成强大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这种集聚了主导产业和创新企业的区域和城市就被称之为“增长极”。
(2)点轴布局模式
点轴布局模式是增长极布局模式的延伸。从产业发展的空间过程来看,产业,特别是工业,总是首先集中在少数条件较好的城市发展,呈点状分布。这种产业(工业)点,就是区域增长极,也就是点轴开发模式中的点。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工业)点逐渐增多,点和点之间,由于生产要素流动的需要,需要建立各种流动管道将点和点相互连接起来,因此各种管道,包括各种交通道路,动力供应线、水源供应线等就发展起来,这就是轴。这种轴线,虽然其主要目的是为产业(工业)点服务的,但是轴线一经形成,其两侧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就会得到改善,从而吸引其周边地区的人口、产业向轴线两侧集聚,并产生出新的产业(工业)点。点轴贯通,就形成了点轴系统。实际上,中心城市与其吸引范围内的次级城市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已经形成了一个有机的城市系统,这一系统已经有效地带动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3)网络布局模式
网络布局是点轴布局模式的延伸。一个现代化的经济区域,其空间结构必须同时具备三大要素:一是“节点”,即各级各类城镇;二是“域面”,即节点的吸引范围;三是“网络”,即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网。网络式开发,就是强化并延伸已有的点轴系统。通过增强和深化本区域的网络系统,提高区域内各节点间、各域面间,特别是节点与域面之间生产要素交流的广度和密度,使“点”、“线”、“面”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使整个区域得到有效的开发,使本区域经济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同时通过网络的向外延伸,加强与区域外其他区域经济网络的联系,并将本区域的经济技术优势向四周区域扩散,从而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调动更多的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这是一种比较完备的区域开发模式,它标志着区域经济开始走向成熟阶段。
(4)地域生产综合体开发模式
地域生产综合体开发模...
10-09
考友们都准备好经济师考试了吗?本文“2017年高级经济师考试知识点:金融市场与金融监管”,跟着出国留学网来了解一下吧。要相信只要自己有足够的实力,无论考什么都不会害怕!
2017年高级经济师考试知识点:金融市场与金融监管
金融市场与金融监管
(一)金融市场及其运行
1、金融市场的涵义
金融市场指有关主体,按照市场机制,从事货币资金融通、交易的场所或营运网络。是由不同市场要素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是各种金融交易及资金融通关系的总和。简而言之,是资金融通的场所。
2、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包括金融市场主体、客体、中介和金融市场价格
(1)金融市场主体——参与者
从资金角度看:资金的供给者和资金的需求者。从主体性质分:家庭、企业、政府、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及监管机构。
(2)金融市场的客体——金融工具。是金融市场上的交易对象或交易标的物。
(3)金融市场中介:金融市场中介指在金融市场上充当交易媒介,从事交易或促使交
易完成的组织、机构或个人。金融市场中介的作用:促进资金融通、降低交易成本、维持市场运行等。
(4)金融市场价格
通常表现为金融工具的价格。有效的金融市场中,金融工具的价格能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其代表资产的价值。
金融市场构成要素中金融市场主体与客体是金融市场形成的基础。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价格是重要组成部分。
2、金融市场的功能
(1)资金积聚功能: 将众多分散的小额资金汇聚为能供社会再生产使用的大额资金。
(2)财富功能: 金融市场为投资者提供了具有储蓄财富、保有资产和财富增值的金融产品。
(3)风险分散功能: 金融市场为参与者提供了防范与分散资产风险和收益风险的众多手段。
(4) 交易功能: 金融市场增加了金融产品流动性,使交易更容易完成、降低交易成本等。
(5)资源配置功能: 通过金融市场价格机制有效配置资源。
(6)反映功能: 金融市场是社会经济运行的“晴雨表”。
(7)宏观调控功能: 金融市场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场所。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实施均与金融市场紧密相连。
(二)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
1、金融风险
(1)概念:是指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在货币资金的借贷和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使得预期收益和实际收益发生偏差,从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
(2)基本特征:不确定性、相关性、高杠杆性、传染性。
(3)金融风险有四种类型:
——由于市场因素(利率、汇率、股价以及商品价格等)的波动而导致的金融参与者的资产价值变化的市场风险
——由于借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的违约而导致损失的信用风险
——金融参与者由于资产流动性降低而导致的流动性风险
——由于金融机构交易系统不完善、管理失误或其他一些人为...
考友们都准备好经济师考试了吗?本文“2017年高级经济师考试重点:税制结构”,跟着出国留学网来了解一下吧。要相信只要自己有足够的实力,无论考什么都不会害怕!
2017年高级经济师考试重点:税制结构
税制结构
税制结构是指国家为了达到组织收入、调节经济的目的,在按一定标志进行税收分类的基础上,合理设置税种所形成的一个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的税收体系。根据税种的多少,可以把税制分为单一税制与复合税制(图13-1)。单一税制是指以一种征税对象为基础设置税种所形成的税制。复合税制是以多种征税对象为基础设置税种所形成的税制。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设置多个税种,使各税种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更好地发挥组织收入调节经济的作用。从目前各国的税收实践看,由于单一税制过于简化,缺少弹性,难以发挥筹集财政收人和调节经济的功能,因而,世界各国没有实行单一税制的,普遍实行的是复合税制。
在复合税制下,税制结构的构建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主体税种的选择;二是辅助税种的设计;三是税种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税种对经济的调节功能如何等。一个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层次和具体要求,可以设置很多种税。从各种税占财政收人的比重和对国民经济的调节作用来看,整个税收体系中总有一种或两三种税居于主导地位。这种居主导地位的税种就构成税制结构中的主体税,而其它税种就是辅助税。
(-)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
1.纳税人
纳税人即纳税主体,是指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负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的理解:
(1)负税人足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负税人=纳税人
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负税人≠纳税人
(2)扣缴义务人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它既非纯粹意义上的纳税人,又非实际负担税款的负税人,只是负有代为扣税并缴纳税款法定职责的义务人。
2.课税对象
也称作“征税课体”,即税法规定的征税目的物,它是不同税种相互区别的主要标志。
现代税制下主要的课税对象有所得、消费和财富,与之相关的概念是税源、税目和计税依据。
税源:税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
税目: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的具体项目,反映具体征税范围,代表征税的制度。
计税依据:计算应纳税额的依据。
3.税率
税率
10-09
考友们都准备好经济师考试了吗?本文“2017年高级经济师考试知识点: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跟着出国留学网来了解一下吧。要相信只要自己有足够的实力,无论考什么都不会害怕!
2017年高级经济师考试知识点: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包括金融市场主体、客体、中介和金融市场价格
(1)金融市场主体——参与者
从资金角度看:资金的供给者和资金的需求者。从主体性质分:家庭、企业、政府、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及监管机构。
(2)金融市场的客体——金融工具。是金融市场上的交易对象或交易标的物。
(3)金融市场中介:金融市场中介指在金融市场上充当交易媒介,从事交易或促使交易完成的组织、机构或个人。金融市场中介的作用:促进资金融通、降低交易成本、维持市场运行等。
(4)金融市场价格
通常表现为金融工具的价格。有效的金融市场中,金融工具的价格能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其代表资产的价值。
金融市场构成要素中金融市场主体与客体是金融市场形成的基础。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价格是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师考试频道推荐阅读
...经济师考试重点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