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栏目,提供与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出国留学考研网为大家提供2017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能力倾向测验,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7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能力倾向测验
1、能力倾向测验一般指:测量从事某种职业或活动的潜在能力的评估工具。
2、能力倾向测验可分成:一般能力倾向测验、特殊能力倾向测验和多因素能力倾向测验。其中一般能力倾向测验现在就是指4、智力测验。而5、狭义的能力倾向测验专指6、后两者。
3、能力倾向测验与智力测验的关系:
(1)智力测验一般得到的是对个体总智能的评估分数,而能力倾向测验则测量的是某种特定的或多因素的组合。
(2)智力测验与能力倾向测验的另一个区别就是:克伦巴赫提出的带宽和精确度。带宽是指测验可预测的效标全距,测验能预测的效标总数越大,则这个测验的带宽越大,智力测验比能力倾向测验的带宽普遍要大。精确度是指测验可在多大程度上预测效标,一般而言能力倾向测验的精确读为更大一些。
4、能力倾向测验发展主要的原因:
(1)智力测验的局限:早期智力测验的编制者,希望通过广泛地测量心理功能,从而估计个体的总体智力水平。但是所谓的智力测验只是涉及到智力的某些方面而已。
(2)体能力倾向的差异:个体在某一测验的各部分上的作业,常常表现出显著的差异。这种个体内变异在智力测验上表现为分测验得分的差异。智力测验往往不足以作出这种个体能力倾向差异的分析。
(3)素分析技术的发展:因素分析使我们能够编制多重能力倾向测验,从而为个体各种能力倾向的强弱提供比较。来自实际的需要。
5、能力倾向测验的特点:能力倾向测验预测失败比预测成功更为正确;必须审慎解释各种特殊能力分数间的差异;能力倾向测验在训练计划中应审慎运用。
6、多因素能力倾向测验:该测验被用来测量个体在不同领域内的技能和知识,从而为职业咨询、分类和人员安置提供最有效的信息。这种测验的结果不是一个总分或IQ,而是一组不同能力倾向的分数,它们提供了一种智能剖面图,显示出个体的强点和弱点。
7、多因素能力倾向测验发展的原因:对个体内在差异的认识、对一般智力测验特征性的认识、职业咨询和分类的需要。统计学发展的影响。
8、工业能力倾向成套测验:多用于工商业的人员选择与安置。它包含了测验有一般智力测验及数学、知觉、机械和心理运动能力测验。它还建立了一组职业能力模式。
9、一般能力倾向测验(GATB):由美国就业服务社编制。研究者们在工作分析和对59各测验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GATB,主要用于职业咨询。它共有12个分测验,8个纸笔测验和4个仪器测验。适用于高中至成人。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
2016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神经系统
众所周知,考研心理学是一门看起来丰富多彩,实际理论却复杂枯燥的学科,各种原理主义错综复杂,所以我们有必要把其中的知识点做个清晰地整理,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复习,一起来看看吧。
1.神经元
(1)定义: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单位,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
(2)结构:由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①树突较短,作用是接受刺激,把刺激传向胞体。②轴突较长,每个神经元只有一个轴突,作用是将神经冲动从胞体传出。③胞体作用是对信息进行整合。
(3)基本作用:接受和传递信息,具体为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
(4)分类:按功能可分为内导神经元、外导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①内导神经元,即感觉神经元或传入神经元,作用是收集和传导身体内外的刺激,并传达到脊髓和大脑。②外导神经元,即运动神经元或传出神经元,作用是将脊髓和大脑发出的信息传到肌肉和内分泌腺,支配效应器官的活动。③联络神经元,即中间神经元,介于内导神经元和外导神经元之间,起联络作用。
(5)神经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沟通有重要作用:①为神经元生长提供支架;②在神经元周围形成绝缘层(髓鞘),使神经冲动快速传递;③给神经元输送营养,清除过多的神经递质。
(6)神经冲动的电传导:神经纤维的电位分布在产生电位时呈现"外负内正",静息电位时呈现"外正内负",相差约70毫伏。神经元由静息状态转化为动作状态就是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的电传导是指神经冲动在同一细胞内的传导,服从"全或无"法则。
2.突触
(1)含义:神经元与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分,由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和突触后成分组成。其中,突触前成分包含许多突触小泡,它是神经递质的存储场所。
(2)接触方式:突触有轴突与胞体、轴突与轴突、轴突与树突三种接触方式。
(3)化学传导:神经冲动在突触间,借助于神经递质完成传递,是人脑内神经元信号传递的主要方式。
(4)神经回路:神经回路是脑内信息处理的基本单位;反射弧是一种最简单的神经回路。
3.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
(1)周围神经系统:由脊神经、脑神经和植物性神经组成。
①脊神经:发自脊髓,31对。②脑神经:由脑部发出,12对。③植物性神经系统:也叫自主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两部分,其机能上具有拮抗性质;交感神经系统用于应付紧急情况,副交感神经系统则相反,抑制体内各器官的过度兴奋,起平衡作用。
(2)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
脊髓位于脊椎管内,是脑和周围神经的桥梁,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脑包括脑干、间脑、小脑和大脑。①脑干:包括延脑、桥脑和中脑。延脑是"生命中枢";桥脑是中枢神经与周围神经信息传递的必经之地,调节控制睡眠;中脑中存在视觉和听觉的反射中枢。②网状结构:分为上行系统和下行系统两部分。上行网状结构控制机体的觉醒或意识状态,与维持注意状态有密切关系;下行网状...
2016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情绪和情感
情绪和情感概述
1.情绪和情感的含义
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的关系,包括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种成分。
2.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1)适应功能。
(2)动机功能。
(3)组织功能:积极情绪有协调作用,消极情绪有破坏作用。
(4)信号功能。
3.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1)情绪和情感与人的特定主观愿望或需要相联系,曾统称为感情。
(2)①情绪主要指感情过程,具有情境性、激动性和暂时性,往往随着情境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消失,是人类和动物都具有的。②情感常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更多的作为一种体验和感受,具有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3)情绪和情感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且通过情绪来表达。情绪也离不开情感,情绪的变化反映着情感的深度,在情绪中蕴含着情感。
表情
1.含义
情绪与情感发生时,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姿态也会发生明显变化,这些行为反应被称为表情。
2.种类
(1)面部表情:例如,咬牙切齿、张口结舌。研究表明,快乐、痛苦表情最易辨认,怀疑、怜悯表情最难辨认。
(2)姿态表情:可以分为身体表情(捧腹大笑、坐立不安、紧缩双肩)和手势表情(振臂高呼、双手一摊、手舞足蹈)。
(3)语调表情。
情绪的脑中枢机制
1.下丘脑
情绪及动机性行为产生的重要脑结构,实验证明下丘脑存在"快乐中枢"。
2.网状结构
网状结构的唤醒功能是情绪产生的必要条件;靠近下丘脑部位接受来自中枢和外围两方面的冲动,向下发放情绪外部表现;向上传送激活某种情绪状态,产生主观体验。
3.杏仁核
杏仁核是恐惧反应的中枢,对识别和产生消极情感有重要作用。
4.前额皮层
左侧前额叶与趋近系统和积极情感有关,右侧前额叶与退缩系统和消极情感有关。
5.海马和前部扣带回
海马在情绪调节中有重要作用;扣带回前下部主要与情绪加工有关,扣带回后上部与认知功能有关。
6.大脑皮层
两半球对情绪的控制和调节存在差别。积极情绪引起左半球较多的脑电活动,消极情绪则导致右半球较多的脑...
2016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婴儿社会性行为发展
随着考研心理学报考的火热,考生之间的竞争程度也愈发激烈,想要在备考中拔得头筹,就要早下手为强。对于心理学这个专业来说,考纲考查方面涵盖心理学导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等学科基础课程,知识量大、考点繁杂,需要考生逐一攻克。今天小编带各位考生复习的知识点是婴儿社会性行为发展,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婴儿社会性行为发展 | 侵犯行为 | 1.含义:又称攻击行为,针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行为。 2.理论:精神分析理论(死本能敌意性、攻击性冲动的根源);生态学理论(人有基本侵犯本能,是进化的产物);新行为主义理论(挫折导致侵犯行为能够减少挫折带来的痛苦);社会学系理论(直接强化和观察学习的结果);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强调认知在侵犯行为过程中的作用)。 3.发展:2岁时有物主意识有了占有感,常因玩具被抢出现沮丧、哭泣;指向人的真正侵犯行为出现在4岁左右,并达到顶峰,5岁开始减少,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攻击减少,语言攻击增多。 4.性别差异:一般男孩比女孩有更多身体侵犯和语言侵犯。 5.影响因素:家庭(武断、冷漠、拒绝、放任的父母,充满矛盾的家庭情绪都会导致儿童侵犯行为的出现);大众传播媒介。 控制:消除对侵犯行为的奖赏与关注;榜样和认知训练;移情训练;创造减少冲突的环境。 |
亲社会行为 | 1.含义: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行为及趋向。 2.理论:社会生物学理论(个体为了的生存与繁衍,需要牺牲自己以换取“族内适应性);精神分析理论(亲 社会行为的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良好的亲子关系,其中认同起着重要的作用);社会学系理论(强化和社会学习的结果);认知理论(随着智力的发展,个体掌握了重要的认知技能,影响了其对亲社会行为推理和行为的动机)。 3.发展:在幼儿期智力的发展,个体掌握了重要的知识技能 4.训练:角色扮演系列;自我概念系列;行为自我强化;榜样示范。 |
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