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考研管理类联考写作真题

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考研管理类联考写作真题栏目,提供与考研管理类联考写作真题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2019考研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写作真题57题(回忆版)

 

  2019年考研管理类联考考试已结束,小编为大家提供2019考研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写作真题57题(回忆版),一起来看看吧!

  2019考研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写作真题57题(回忆版)

  57.论说文: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知识的真理性只有经过实践才能得到证明。论辩是纠正错误的重要途径之一,冲突的观点可以暴露错误从而发现真理。

  答案参考:

  立意1: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论点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知识的真理性需要通过实践才能得到证明。社会实践可以把主管和客观练习起来。

  论点 2)知识的真理性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真理的检验往往不是一次性完成的,经常会经理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实践能够证明真理,但是随着实践的深入,知识的真理性会变得更加全面和系统。

  论点 3)辩论可以纠正错误,发现真理。

  辩论可以帮助人们明辨是非,可以暴露冲突观点的错误。

  立意2 辩论发现真理

  分论点 辩论是什么?辩论是以一定的逻辑基础为准则,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与不同的观点交流,交锋。

  分论点2 为什么辩论能发现真理?辩论可以使人的认识由片面到全面,由含混到清晰,由付钱到深刻。

  分论点3 为什么辩论能发现真理?辩论可以发现偏见,提示错误从而发现真理。

  分论点4 辩是发现真理的途径之一,真理的证明离不开时时实践。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

  2019考研英语真题及答案

  2019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2015考研管理类联考写作真题与答案解析

 

  2015年考研已经圆满结束了,出国留学网考研专业频道会第一时间为广大考生更新2015考研管理类联考真题解析,大家可以按Ctrl+D收藏我们的网站,以便第一时间查看自己的成绩!更多考研信息尽在出国留学网考研频道.

  2015考研管理类联考写作真题与答案解析

  四、写作:第56~57小题,共65分。其中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论说文35分。

  56.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等。)

  有一段时间,我国部分行业出现了生产过剩现象。一些经济学家对此忧心忡忡,建议政府采取措施加以应对,以免造成资源浪费,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这种建议看似有理,其实未必正确。

  首先,我国部分行业出现的生产过剩并不是真正的生产过剩,道理很简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过剩实际上只是一种假象。只要生产企业开拓市场,刺激需求,就能扩大销售,生产过剩就会化解。

  其次,经济运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产品的供求不可能达到绝对平衡状态,因而生产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常见现象,既然如此,那么生产过剩就是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因此如果让政府采取措施进行干预,那就违背了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

  再说生产过剩总比生产不足好,如果政府的干预使生产过剩变成了生产不足,问题就会更大,因为生产过剩未必会造成浪费,反而会增加物资储备以应不时之需,而如果生产不足就势必造成供不应求的现象,让人们重新去过缺衣少食的日子,那就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总之我们应该合理定位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政府应管好民生问题,至于生产不足或生产过剩,应该让市场自动调节,政府不必干预。

  解析:论证中心政府不应干预生产过剩

  参考问题:

  1、 只要开拓市场,刺激需求、扩大销售——会化解生产过剩;条件关系使用不当。

  市场需求仅是生产过剩的一个因素而非充分条件和唯一因素,

  2、 政府干预违背经济运行客观规律——政府不应干预生产过剩;论据不足。

  且不说政府干预是否违背规律,因为经济规律本就需要宏观调控,所以在论据不明朗的情况下,论证有问题

  3、 生产过剩会增加物资储备,而生产不足是供不应求——支持生产过剩;因果无关。生产过剩不仅导致产品剩余还会导致通货膨胀,生产不足仅是相对的供不应求,还可以用其他的产品替代,两者的比较说明不了任何问题。

  4、政府应管好民生问题,市场自动调节——政府不必干预;不当假设。不当假设了市场问题仅由内部解决,不受外部调控。

  57.论说文: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孟子曾引用阳虎的话:“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这段话表明了古人对当时社会上为富为仁现象的一种态度,以及对两者关系的一种思考。

  解析:“仁”可以看作是精神财富,“富”可以看作是物质财富,当人们只注重其中某一方面的时候,都不利于个人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可以吸收其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