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著名散文家作品精选栏目,提供与著名散文家作品精选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1895年生于福建漳州平和县坂仔镇一个基督教牧师家庭。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早年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任教。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曾创办《论语》《人世间》《宇宙风》等刊物,作品包括小说《京华烟云》《啼笑皆非》。散文和杂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以及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主持编撰《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1976年在香港逝世,享年80岁。
行山道上,看见崖上一枝红花,艳丽夺目,向路人迎笑。详细一看,原来根生于石罅中,不禁叹异。想宇庙万类,应时生灭,然必尽其性。花树开花,乃花之性,率性之谓道,有人看见与否,皆与花无涉。故置花热闹场中花亦开,使生万山丛里花亦开,甚至使生于孤崖顶上,无人过问花亦开。香为兰之性,有蝴蝶过香亦传,无蝴蝶过香亦传,皆率其本性,有欲罢不能之势。拂其性禁之开花,则花死。
有话要说必说之,乃人之本性,即使王庭庙庑,类已免开尊口,无话可说,仍会有人跑到山野去向天高啸一声。屈原明明要投汨罗,仍然要哀号太息。老子骑青牛上明明要过函谷关,避绝尘世,却仍要留下五千字孽障,岂真关尹子所能相强哉?古人著书立说,皆率性之作。
经济文章,无补于世,也会不甘寂寞,去著小说。虽然古时著成小说,一则无名,二则无利,甚至有杀身之祸可以临头,然自有不说不快之势。中国文学可传者类皆此种隐名小说作品,并非一篇千金的墓志铭。这也是属于孤崖一枝花之类。
故说话为文美术图画及一切表现亦人之本性。“猫叫春兮春叫猫”,而老僧不敢人前叫一声,是受人类文明之束缚,拂其本性,实际上老僧虽不叫春,仍会偷女人也。知此而后知要人不说话,不完全可能。花只有—点元气,在孤崖上也是要开的。
莽原社诸朋友来要稿,论理莽原社诸先生既非正人君子又不是当代名流,当然有与我合作之可能,所以也就慨然允了他们,写几字凑数,补白。
然而又实在没有工夫,文士们(假如我们也可冒充文士)欠稿债,就同穷教员欠房租一样,期一到就焦急。所以没工夫也得挤,所要者挤出来的是我们自己的东西,不是挪用,借光,贩卖的货物,便不至于成文妖。于短短的时间,要做长长的文章,在文思迟滞的我是不行的。无已,姑就我要说的话有条理的或无条理的说出来。近来我对于言论界的职任及性质渐渐清楚。也许我一时所见是错误的,然而我实在还未老,不必装起老成的架子,将来升官或入研究系时再来更正我的主张不迟。言论界,依中国今日此刻此地情形非有些土匪傻子来说话不可。这也是祝莽原恭维《莽原》的话,因为莽原即...
童年是人生最美好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是最单纯可爱的;童年是一生最天真烂漫的季节,这个季节是为整个人生打基础的季节,对人的一生都非常重要。如果打好了基础,孩子们就会顺利成长,长成一个身心健康的人,长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长成一个快乐的人。
文学在人生的这个特别时期,有着别的任何东西都不可替代的作用。
实践证明,孩子们经常接触好的作品,阅读精品,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开发思维,启迪智慧;更重要的是可以使他们成为一个心智健全、充满自信和快乐的人。
所以,作为一个儿童文学作家,我感到是很神圣的,是应该自豪的。同时,我也觉得每一个为孩子写作的人,都要有一种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心灵健康、态度严肃,要对阅读对象负责任,真正写出好的作品,提供有益于少年儿童成长的精神食粮。具体来说,就是作者要心里装着孩子,心存大爱、大美,写出的东西要具有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弘扬正气,讴歌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即使在当前经济大潮中,作家也要固守道德底线,永远追求社会效益第一、读者第一。
我生活在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是一个最基层最普通的作者,由于从小生活在农村,长期与贫困的孩子在一起,最理解他们的喜乐或悲伤。由于长大后我做过多年教师,深深知道精神产品对经济落后、文化欠发达地区的少年多么重要,哪怕是一篇短文对他们的人生未来都有着一定的影响。我经常看到孩子们阅读有益读物时露出的真诚微笑,也曾目睹过因看坏书而走上歧途的迷茫少年的浑浊眼睛。这促使我在选择写作时义无反顾地选择为孩子而写,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努力地去写。所以,每当我拿起笔来,我既感到快乐,也感到了一种庄严和沉重,是道德和责任时时提醒我,让我知道为谁在写、写什么、怎样写。
...04-28
04-29
有时命运真的无法选择,结局也无法预测。生活并不像幻想一样的美好,它存在着许多的心酸和无奈,走进婚姻殿堂的未必是真心相爱,真心相爱的也未必能走进结婚礼堂,许多东西经不起现实生活的考验。
丹丹生在农村是个孝顺的女孩,从小学习很优秀,为了弟弟她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自己只身到城里打工,她要供弟弟上大学,在打工时她认识和自己心有灵犀的君君,两个人创景着美好的未来,两个同命相连的苦孩子早出晚归为自己将来的生活努力着,可这一切被现实的生活无情的打碎了。
那天丹丹拿着电话哭着来找君君,君君我妈妈病了,患的是尿毒症,我要回老家去看看妈妈,听说治好需要很多钱,君君听了把这些年苦苦奋斗的三万元给了女孩,说拿去吧,给你母亲治病,女孩说不要,我知道你攒这些钱不容易,男孩坚持让女孩收下说咱们还分彼此吗?丹丹含泪收下男孩的钱,哭着扑到男孩怀里说:谢谢,我会还你的。男孩说你忘记了吗我们说过会彼此照顾一辈子,等你妈妈病好了我们就结婚好吗
丹丹回到家才知道妈妈病的很重需要透析需要换肾。费用真是一笔天文数字,100万对以他来说这一生也许也无法赚这麽多钱。有一天父亲和弟弟跪在丹丹面前说;求她救救她母亲,说已经找到匹配的肾源。也有人愿意出这笔钱只是条件是丹丹嫁给他。丹丹听后瘫倒在地,他不知道如何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一切,她深爱君君,她真想一辈子和他相守,一辈子风雨相随。也深爱自己的母亲那是生她养她给予她生命的人,还有什么比这恩情更重呢他无奈的答应了弟弟和父亲的请求。
那一夜,他真想拨通君君的电话,想把心里的苦通通的倾诉,他独自走在熟悉的街道,泪水模糊了双眼,她的心撕心裂肺的疼。她想起了和君君一起的日子,可幸福总是那么短暂。想抓住却不知不觉就这麽溜走,我们真的无法控制。
原来想娶丹丹的是她的老板,他是三年前他的妻子死了。听说是自杀,但为什么谁也弄不明白?丹丹的老板和丹丹签了章协议,如果离婚丹丹的先还清这笔钱。丹丹含着泪水用那颤抖的手在协议签了字。丹丹把在君君那里拿的钱让弟弟还给他并写了封信,信中这样说:
亲爱的君这辈子我们无法相守,如果有来生我会付出所有永远在一起,对不起,这辈子相遇去不能相守,要好好照顾好自己,找一位爱你的你爱的女孩娶了吧无论你在天涯海角?我会永远祝福你希望你开心,幸福,健康的过好每一天。
婚礼很隆重,可丹丹的心随着婚礼的音乐撕成碎片,一片片的碎落,那痛谁懂?结婚以后丹丹才知道他的老板是个家庭暴力者,每次喝醉酒回来都会狠狠的暴打她,酒醒后他又会向丹丹道歉,丹丹才清楚他以前的妻子是因为受不了他的折磨才自杀的,但她不能死他还有妈妈爸爸和弟弟需要自己照顾。一天丹丹被打的昏过去了,这次她的心真的碎了她真的想离开这个世界,到一个没有烦恼的地方,远离这尘世的喧嚣。
就是这次他的老板答应给他父母买套房子,而且以后一定改。当他把房子的钥匙交给父亲时,父亲的话深深的刺痛了她父亲说﹕这房子给你弟弟吧我以后和你弟弟赚钱还给你房子钱,其实你嫁给你的老板真的挺好的,不愁吃穿不愁钱花,有房有是多少人可望不可及的,我们这村里有多少人一辈子也没住上楼房。咱们村很多人羡慕你嫁了个老板。你妈妈的这场病也成全了你……
丹丹的泪水湿了双眸,当无奈走过谁会知道另一个人破碎的心,人世沧桑总有说不完的惆怅。谁知谁的失落?谁知谁的忧伤?谁知谁的落寞?谁知道谁的无助?谁知道谁的心痛?谁知道谁在为谁陶醉?谁知道谁在为谁心碎?人总是在一次又一...
邓晓峰先生的书风是属于那片未被污染的绿洲上的一丛芳草,给人的感觉是醇正、清新的。他自幼受先父的熏陶和影响,便对写毛笔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家贫,只能以清水为墨、板石当纸,写写画画,却如醉如痴,乐此不疲。后来父亲找来残缺的字帖让其描摹,授以用笔之法。他18岁在家乡怀宁应征入伍,军务之暇,日日挥毫,夜夜耕耘。退伍到326地质队后,经年苦练不辍,书法技艺不断提高,得到社会同仁赞许。
邓晓峰先生注重作品的传统精神品质,静思巧想,含蓄风雅,彰显笔墨精神。他是一位很“富有”的书法家:这种“富有”来自他的学识修养、丰富的人生体验、朴素的情感、包容的胸怀和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以及对其他艺术形式的思考和借鉴。他的“富有”来自先父从小的告诫:写字既是一门技艺,又是一门学问,不可轻心,不能浮躁,它与学识、人品、悟性紧密相关。要想写好字,必须先做好人,要诚实、善良、谦和、大度。将来还要多读书,读好书,交真心朋友;要拜老师,拜那些学问高、人品好的老师,方能受益。父亲还告诫他,不管字写得怎样,都要虚心,功夫在已,评说在人,人说好话不要沾沾自喜,人有非言,不要气馁怀岔。写字是学问,上无顶、下无底,要一辈子精勤苦练。从此,他便努力遵行父亲的教诲去做。
中国的传统书法艺术,历时数千年,名家辈出,流派纷呈,佳作如林。认真继承传统,是当前书法界必急之务,也是每一位真正的书法家所不能回避的。邓晓峰先生研习书法,着重对古代名家碑帖的吸取。他先从临摹颜真卿、欧阳询、赵孟頫入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后临写《张迁碑》、《衡方碑》等汉代隶书碑帖,复上溯二王及唐、宋诸家,至30岁临习邓石如隶书帖,其间20年学邓不辍,广收博采,融会贯通,逐步形成个人的面目。
品读晓峰多幅书法作品,长卷、条屏、中堂、对联、横批等等,当为他的代表作。篇篇均一气挥洒,尽显才情,线条优美,笔墨灵动,备见气度,可以明显看出其已经初步建立起来的属于自己审美趣味的个性。谨严稳重的间架结构,动静天然、含蓄蕴藉的用笔,不湿不燥的墨色变化,结字上因字赋形,左揖右让、左倾右斜的书法形式,既体现了巧妙的构思,悠远、灵秀的书写风格,又表现出丰厚的意象和丰富的内涵。细读这些作品,无不尽态极妍,别开生面;无不逸远疏朗,萧然物外;无不意在笔先,气韵流动。写其神,写其境,写其情,从而给人留下美好而脱俗的印象。
笔者与晓峰是多年好友,深知他不尚虚华,不慕虚名。他虽然痴迷书法几十年,读过许多帖,到过许多地方瞻仰古代大家碑帖,在他看来字越写越觉得难写。他经常讲到:我们的先人把汉字创造发挥到如此神妙极至,自己太渺小了,我们没有理由抛开古人奢谈创新。所以他在30岁时便记下了:“立志不随流俗转,留心学到古人难”的座右铭。
艺海无涯,写字难,书法创作更难。在晓峰的感受中,它绝不是简单的点划堆积,写到一定的境界难乎其难。晓峰曾经写出“书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内心感慨。但他不会因难而放弃,爱好也好,追求也好,把它当作一门学问去做,恪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衷心地祝愿邓晓峰这位完白山邓石如七世后人精进不已,书写出更多灵秀之作,继续向艺术和人生的更高更深层次攀登和跋涉!
...
家是味道是幸福的味道,因为有家所以才有我们。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的味道散文”欢迎阅读,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家,是我们和家人一起生活,一起相处的地方,有时带着悲伤,但是也有时带来更多的欢喜,使我们对家有特别的情感,有些角落赶走寒冷,有些角落赶走炎热,让人觉得温度像是春天般和煦。
家的春风让人觉得精神洋溢,然而我最喜欢家中的客厅,阵阵悦耳的声音和霹雳啪啦的烟火,还有花儿的香气,客厅像是充满魔力吸引着我。
客厅钢琴旁,在钢琴上弹奏我最爱的钢琴,弹着我最爱的曲子“致爱丽丝”,我有时也不自主的随着音乐热舞起来,爸爸和妈妈随着音乐摆动,爸爸和妈妈还带着我绕圈圈儿,我们全家彷佛到了仙境。
在客厅音乐的仙境里陶醉一番,没有人会来打扰这个充满音乐的家,如果客人来拜访我们,我们也很热情的分享音乐的快乐,在客厅的音乐世界闭上双眼,就能感受生命最原始的喜悦!
客厅旁的花园也是一个很有趣的地方,我们都会在那放烟火,“霹雳啪啦!霹雳啪啦!”火花在我们眼前乱窜跳舞,我们全家也在烟火中尖叫欢呼,拿着仙女给的仙女棒,留下一张色彩鲜艳的全家福照片。全家福的照片里有一株株外公心爱的花朵,因为每当春季,朵朵花儿摇曳向我挥手,花儿害羞向我点头。
我想起我的外公也像是想起春天的温暖,我永远不会忘记种下花儿的那个时候,我们是多们开心啊!现在我们也很珍惜客厅旁的每一株花儿,代表着我们对外公的思念。
我有时候放学生气的样子就像是气炸的锅炉燃烧着,随时快要爆炸,但是我走到客厅总是让我瞬间降温,而且我也能藉着客厅的音乐、花朵与回忆来重新拾起快乐的心情,客厅带来幸福的安全感,小小的客厅具有大大的神奇魔法,这个魔法就是幸福的感觉!
我心目中的家,不需要太大,但该有的房间必须要有:我一间,女儿一间,母亲一间,我的专用电脑房一间,客房一间,我不太擅长整理家务,因此还要有一间杂物房。如此算来,必须要六房两厅了。
我心目中的家,不需要装修豪华,普通的扇灰,普通的瓷砖,有个专门让母亲晒衣服的阳台,客厅和饭厅独立,挂上我最喜欢的字画,上写“家和万事兴”和“天道酬勤”即可。这样的话,我母亲客人来了在楼下,我不打搅,我客人来了在楼上,母亲也不干涉,到吃饭的钟点,我还能听到几十年前熟悉的声音“吃饭咯……”然后我和女儿就会乖乖地下楼吃饭,饭桌上一定会有我最喜欢吃的腊肠和女儿最喜欢吃的鸡腿。
我心目中的家,必须是充满欢声笑语的家。当我晚归时,有人为我守一盏心灯,当我工作结束后,身心疲惫的身体回家时,有人为我倒一杯热茶,当我清贫时,有人愿意和我共同度过,与我共创财富,当我寂寞时,有人给我带来欢乐,当我生病时,有人愿意守候在我身旁。
我心目中的家,必须是我女儿成长的摇篮。那里,没有生活的担忧;没有父母的争吵;没有学习的逼迫;女儿可以自由与父母辩论;可以随时敢于指出父母的不足,不担心因此明天早上没了早餐钱;学习成绩差了也不担心被罚,得到的是源源不断的鼓励和支持,那是女儿信心的源泉;那里,女儿将拥有自己独立的非请勿进的闺房,一部属于自己的私密的手提电脑,一个完全按自己意图布置的房间,那是女儿的秘密花园!我女儿总说,“老爸,这一天何时到来?”我说:“只要你努力学习了,我努力赚钱了,很快就能变成现实。”多年以来,我一直朝着这个目标营造...
12-21
师专毕业那年夏天,我与校友分配到一所小学工作。两人同居一室。那是一座旧式木版楼,共两层,是全校教师的住所所在。在楼的右前方,有一个摇摇摆摆的木梯,那是两层唯一的通道。爬完这个楼梯,便是我们的居室门了。
室内共有两张床、两张办公桌、两人的衣箱、两张椅子,家什不多(当然亦容不得再多了),这可怜的家产够使我们心满意足了。特别是当我的目光从那座古色古香的木楼移进室内,那些黄绿青白的被单、枕巾、套被,甚至书呀、本子呀,乃至黄乎乎的灯光,都觉得特别亲切。我们还给这简陋的居室取了一个漂亮的名字“纸糊斋”(这不知道是从那本书上看来的),此名颇有书香味道,,但并不是凭空搬来,它与此室的裱糊有关。我们对它进行整理时,顶上至少贴了三层纸,先是报纸、然后再糊牛皮纸、最后再贴白纸。据大概统计,白纸至少都用了7、8斤。只记得学校所有教师的米汤在那几天都被我们承包了,还动员弟子们到校外搜集米汤。“纸糊斋”是我参加工作后的第一居室,只在其中呆了半年。在普六危房消除的浪潮中,这居室随楼房的拆除而消失了。在我的记忆里,最为清晰的是白日里橘黄的灯光,灯光下的墙壁上有我有锡箔纸贴成的大海,海岸上靠着的白纸船及别着的明信片——色彩深沉,一个穿红风衣的女人朝沙漠深处走去。
又一学期开始,我搬进了自名为“三壁斋”的居室。现在想起来,这“三壁斋”至少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底面有一墙壁是老教室的黑板,没有粉刷;二是外面三面墙脚都是过道;三是门与窗放置一面,有面利用率为零。大家经常揶揄地议论这座房子可收入吉尼斯世界记录,还装腔作调地解释收入《大全》的原因,常令人捧腹大笑。但我却乐意这间外形丑陋、光线阴暗的“三壁斋”,居住其间的三年半的时间,我学会了静守孤独与寂寞;学会了用独特的眼光去看待世界与思考世界;学会了如何去保护自己、又如何发展自己。多数时候,我是安静地伏在窗下的书桌上,借助隐隐约约的光线,看书、备课、写作。就是在这间居室里,我学写了长长短短的百多首诗歌,有些在各级报刊上发表、有的入选大型诗歌从书,我的点点成绩得力于自己的努力,但不可否认,那间丑陋、阴暗的“三壁”居室提供的独特环境亦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当新教师宿舍楼即将竣工的时候,我离开了那个小学。本来是想享受享受新居室的味道的,但永远也没有那样的“福分”了。
...
著名散文家作品精选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