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评论国考栏目,提供与评论国考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原标题:公务员考试提供了一种对“官”的想象
刘锐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6年11月25日02版)
近年来,公务员考试一直备受公众关注,媒体报道“国考热”似乎成了一种仪式性的行为。媒体抓住重要时间节点策划新闻,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公众热议公务员考试设置了议程。这种议程设置让媒体节约了发掘新闻的精力和财力,并迎合了公众对官场的群体想象,掀起了媒介与公众共舞的舆论狂欢。
然而,这种热闹掩盖了我国政治沟通的困境。舆论场的“国考热”反映出公众现代政治素养的缺失,对公务员的权利和责任边界的认知失衡。
“学而优则仕”是中国的文化传统,长辈对晚辈光宗耀祖的期待,往往就是获得某个政治身份。公众认为公务员职业能够获得安全感,与户籍、养老挂钩,旱涝保收,是相对稳定的“铁饭碗”,因此,当公务员既有“面子”又有“里子”。然而,随着政治秩序的日益完善,特别是自党的“八项规定”出台之后,公务员的特权在不断收缩。当权力和责任的天平重新调整之后,是否当公务员成为很多人纠结的问题。
从传媒的视角来看,公务员考试是一项极具新闻价值的社会活动,极易引发公众的心理波动。尽管当公务员并不意味着就能当官,但公众往往还是将公务员与官员等同起来,国考也就让普通人获得向更高社会阶层流动的机会,对一些人来说,这一过程蕴含着类似“范进中举”的戏剧性。这也反映了国人心目中“官”与“民”身份的天壤之别。公务员考试还具有公共性。相比西方社会,中国的官员在社会治理中扮演的角色更为重要。“父母官”是怎样的人,关乎一地人们的福祉。因此,公众格外关心什么样的人被选入实权部门。
公务员考试提供给媒体和普通人一种对“官”的想象。“国考热”的舆论表达正投射出这样一种群体心理:官员应该具有怎样的资质?如果我成为官员,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怎样的影响?当官真的可以成就人生吗?这些想象和关于官员“大起大落”的日常新闻报道相结合,使得公务员考试极具话题性。国人之所以对公务员产生这种想象,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尚未完全实现有关,一些人依然习惯凭帝王将相的历史剧来想象政治运作。
“国考热”也凸显了公众参与政治的热情,他们希望通过关注和评价公务员考试,来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和政治主张。互联网为公众的政治表达提供了渠道,但是这些表达常常是情绪化的。许多人对公务员职业产生了过度美好的想象。而另一些人生活不如意,或者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和基层公职人员发生过矛盾,因而刻意抹黑公务员群体。这些非理性的表达也对“国考热”的舆情产生误导,使得公众更关注公务员在道德和品性方面是否合格,而忽视其必备的职业资质和技能。
媒体对官员的报道,应侧重于对其政见的解释,以及对其政治行为成败得失的梳理,而不必一味强调其政治生涯的戏剧性。除了对官员的报道,舆论也应更多地关注普通公务员的工作和生活。归根结底,公务员应当成为社会分工中的一类职业,而不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等级。
舆论对公务员考试表现出的热情,所指向的不只是考试本身。为了满足公众的这种知情期待,各级政府应该重视维护公共关系,进一步公开行政过程,而不是将决策过程神秘化。新媒体环境下的政治过程是媒介化的政治,公务员应该习惯被公众拿着放大镜盯着。
...
国考外衣镶嵌着“一劳永逸”的徽章
作者:王秀宁
又到一年一度国考时,回忆我唯一参加的一次国考,日子过去了6年。6年前,国考竞争之激烈已经白热化。当然,我参加国考抱有“打酱油”的心态,纯粹是为了丰富经历。当时我正在一家媒体的评论部实习,恰好当期版面的主题是国考,我顺便把我参加考试的经历写成了一篇文章。
如今,国考依旧大热。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自然是分析“国考热”的基本背景。不少毕业生把国考当成一个选择的机会,并没有非公务员不干的强烈意愿。
就业形势严峻还不足以解释国考热,它还跟中国社会的文化传统——官本位思想密切相关。“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学而优则仕”,这些广为流传的俗语都证明了中国社会对于“入仕”的格外青睐;反过来,为官在现实中可以获得的各种好处,也捍卫着这一文化传统。
不过,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热衷做官的文化传统之间,存在着一个广阔的过渡地带。在这个过渡地带,是那些将公务员编制视为“终身保障”的人。我的一个同事在几年前参加国考,但最后还是放弃了省税务局的岗位,继续从事记者工作。他的放弃举动,顿时成为小圈子内的一个新闻。这里不谈论放弃是否正确,仅从他的放弃变成新闻看,就可以一窥人们的心理状态。
聘任制公务员早已在很多地方试点;公务员一旦违纪被“双开”,连基本的养老保障都没有。但这些因素并没有动摇整个社会对编制的坚定认同。正如前面提到的,很多人“死磕”国考和省考,一心要进入体制,并不是认识不到其他工作的优势,而是认为只有编制才能带来足够的安全感。相比这种不可名状的安全感,其他职业的高收入、成就感,均变成朵朵浮云。
非公务员不当的人是少数,看重编制的人却不在少数。可以说,哪里市场经济越弱势,哪里对公务员编制的追求就越疯狂。从根本上来说,他们缺乏一种活着的安全感。国人的焦虑本身非常有特点:在求学上,极度追求考试分数;对婚姻,非常看重对方当下的条件;在求职时,则对稳定的公务员岗位格外青睐。这些行为偏好共同的特征是“严进宽出”。
何谓“严进宽出”?即被好大学录取很难,从好大学毕业却容易许多;找个金龟婿很难,婚姻的质量依旧不被一些人看重;考公务员很难,但考上之后被开除的几率很小。所以,高考、相亲和国考,背后隐藏的都是追求一劳永逸的思维方式。似乎只要“考上了”,一切就都好办了。
中国社会是如此看重“结果”,又总是试图“毕其功于一役”:用一次惊天动地的成功换取人生的一劳永逸。这样的社会,注定会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状态。有人获得了“零和游戏”中胜利的狂喜,但紧接着又必须要面对你死我活的斗争;有人一直品尝着失败的苦楚,却处心积虑、卧薪尝胆,一有机会,立马纵身腾起,想要扭转乾坤。
然而,无论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本质上,这场游戏中的玩家都没有足够的“安全感”。对自己的不自信、对外在体制的依恋,使得参与者不愿捕获一种动态的、积极的安全感,而是固守着一种静态的、被动的安全感。体制提供的正是这一类型的安全感,国考的外衣上也恰恰镶嵌着“一劳永逸”的徽章。正是这枚徽章,促使着无数毕业生蜂拥报考、循环冲刺。
@FreeMonkey:我是2017年应届毕业生,和身边很多同学一样,报名参加了今年的国考。不过,我们中真正对“体制内”“铁饭碗”向往的人很少,大家主要把国考当成一个应聘企业一样的工作机会。虽然公务员相对稳定、有保障,但是我们年轻人更青睐于更有活力...
评论国考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