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高考语文诗歌鉴赏

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栏目,提供与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2020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的解答技巧

 

  高考语文这门科目会涉及到各种题型,其中诗词歌赋题就是考生比较难以掌握的一种题。这类题型解答,不仅需要解释诗词,诗句所包含的感情考生要需要表达出来。那这类题型的解答技巧是什么呢?下面就跟随出国留学网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读标题,抓关键信息

  诗词歌赋这类题标题是很重要的,毕竟标题当中一般都包含关键信息,对于解题很有帮助。有的是包含了时间、地点,有的也蕴含某种情感。例如《秋思》这首诗当中,就表达一种惆怅的思想感情。而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中,就包含了时间,以及内容送别。如果考生答题的时候,抓到了这些关键信息,答题的方向也会更加的准确。因此,考生答题一定要仔细的分析标题,不要错过得分点。

  二、仔细的品一品注释

  诗词当中一般是少不了注释的,而注释的作用就是让考生更好的理解整首诗。具体来说,注释一方面是为了解释难点,另一方面就是交代诗词的历史背景。考生答题的时候就不能放过这些答题的细节,要去细细的品读注释。说不定结合注释分析诗词,考生会更清楚诗词的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情感。

  三、分析作者的经历和写作风格

  作者写的每首诗都是有感而作的,其中会有作者的写作风格以及自身的经历。因而,考生在评析诗词的时候,就可以结合作者的经历和风格来分析整首诗。例如,杜甫自身经历过贬官,他做的诗也会有仕途不畅,抑郁不得志的情感,再结合他的风格是沉郁顿挫的,考生答题的时候就有明确的方向了。而其他的诗人,例如李清照是属于婉约派的,因而她的风格就是曲折委婉的。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只要分清每个诗人的写作风格,了解他们的经历,答题就简单了。

  四、全面分析,仔细分析整首诗

  考生在解答这类题的时候,不仅对于关键句要去分析,对于每一句的意思和情感也要去分析,也就是全面分析,仔细分析整首诗。一般首尾句都是起到抒情和画龙点睛的作用的,中间的诗句大部分是描写内容。考生站在整体上分析每一句,就能理解全诗的意思了。

  以上,就是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型的解答技巧。希望考生们能冲从汲取一点经验,答题更加顺利。

...

2020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模板

 

  现如今高考备考已经进行一段时间了,为了帮助考生更好的备考,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模板”,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高考资讯!

2020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模板

  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必考题型之一就是古诗词鉴赏题,这类高考语文试题也是考生失分严重的题型之一。下文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答题模板,供参考!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高考语文诗歌题参考模板

  一、

  (1)准确的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述为什么用这种手法。

  (3)阐述此手法有效传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二、

  (1)用一两个词语准确点名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三、

  (1)解释该字在句子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如果说用某个字替代,好不好?结合原文好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生动贴切的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

  2020高考语文阅读答题套路大全

  对于高考语文来说,在语文阅读题的答题上,有哪些答题的技巧呢?如何答题才能拿到比较高的分数呢?小编与大家分享一些经验。

  高考语文答题前如何准备

  1、读懂文章。认真通读文章1-2遍,整体把握。理清如下要点:文章的话题(或观点)是什么;文章各个段落讲什么,段落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

  2、科学答题

  (1)认真勾画题干关键词,如加引号引用原文中的词句和“原因”“结果”“具体表现”等,还有否定词“不”。如果题干上有关于引用的原文词句的问题,如“关于‘xx’的说明”“不能表明‘xxxxxx’的原因”等,首先需要从四个选项中做“答非所问”的筛选和排除。

  (2)对题干上表示问题性质的词语“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分析和推测(推断)”要区分。

  (3)根据勾画的关键词,将选项逐一在文中锁定对应的信息源区域。需要注意的是一些题目会出现一个选项在文中有多个对应的信息源区域。

  (4)勾画找到的对应文字,尤其注意文中对应文字至少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然后作比对,圈点相异处,然后仔细辨析。(勾画圈点的文字要在旁边标上题号和选项番号)

  高考语文该如何学习?史上最...

高考语文诗歌比较鉴赏练习及答案

 

  高考语文频道为大家提供高考语文诗歌比较鉴赏练习及答案,赶紧动手练习一下吧!希望大家能及时总结错题,争取掌握好知识点!

  高考语文诗歌比较鉴赏练习及答案

  诗歌比较鉴赏

  1.阅读下面的这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别黄徐州

  陈师道

  姓名曾落荐书中,刻画无盐①自不工。

  一日虚声满天下,十年从事得途穷。

  白头未觉功名晚,青眼常蒙今昔同。

  衰病又为今日别,数行老泪洒西风。

  新市驿别郭同年

  张咏

  驿亭门外叙分携,酒尽扬鞭泪湿衣。

  莫讶临歧再回首,江山重叠故人稀。

  【注】刻画无盐:《晋书·周觊传》中“刻画无盐,唐突西施”的典故,此处表示作诗尚未全工,有愧所得的称誉。

  ★两首诗的最后两句在表情达意上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古代诗歌情感表达的能力。回答本题,应注重分析两首诗中的最后两句描写的景物和表达的情感。陈诗最后两句主要描写了诗人感慨时光不饶人,而自己又体弱多病,所以临歧告别,泪洒西风,表达的情感应该是惜别的深情等;张诗主要描写了诗人在分别后不断回头,觉得以后很难再碰到知心朋友,以此表现诗人对老朋友的留恋以及自己的孤独之感等。

  【答案】相同点:都表现了离别的愁绪。不同点:①《别黄徐州》通过描写诗人的衰老、疾病,加上秋天的萧瑟和与朋友的离别,使诗人老泪纵横,感叹韶光易逝、境遇困窘。②《新市驿别郭同年》通过描写诗人离别时的多次回头,表现诗人的依依不舍和与朋友离别后的孤寂之情。

  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满江红·别大名亲旧【注】

  [元]许衡

  河上徘徊,未分袂、孤怀先怯。中年后、此般憔悴,怎禁离别。泪苦滴成襟畔湿,愁多拥就心头结。倚东风、搔首谩无聊,情难说。黄卷内,消白日。青镜里,增华发。念岁寒交友,故山烟月。虚道人生归去好,谁知美事难双得。计从今、佳会几何时?长相忆。

  【注】此词为作者赴朝廷征召时辞别亲友所作,时年46岁。

  (1)下列对这首词上阕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上阕前三句写词人与亲友依依惜别,在还未分别的时候就感受到分别后孤独无依的忧惧与悲愁。

  B.“中年后、此般憔悴,怎禁离别”一句,作者面对即将到来的长途充满忧惧,担心路途遥远,艰难困苦太多。

  C.“泪苦滴成襟畔湿,愁多拥就心头结”正面描写自己身心两方面由离别引起的极度哀愁和痛苦。

  D.“倚东风、搔首谩无聊,情难说”是说词人站在春风中因痛苦而无所寄托,内心没什么好说的而显得“难说”。

  E.中国古典诗词历来不乏对离情别绪的描写,许衡的这首《...

2019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易混术语与答题方法

 

  本网精心为你整理了2019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易混术语与答题方法,希望对进行诗歌鉴赏复习的同学们有所帮助,更多相关资讯本网站将持续更新,敬请关注。

  2019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易混术语与答题方法

  鉴赏评价是人们阅读作品时对作品的感受、分析和评论,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也是阅读的最高层级。

  下面总结教学过程中同学们容易出错的几个点,希望对即将进行诗歌鉴赏复习的同学有所帮助。

  一、易混术语区分

  (一)“方式、手法”的区分

  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四个方面:

  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②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

  见山。

  ③修辞: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

  (二)“情”、“志”的区别

  在诗歌里,“情”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一般都是通过景物描写表达出来的;“志”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理想、抱负、情操、品格等,一般都是通过对物的描写表达出来的。例如,宋人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及对新事物的喜爱之情,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属于言志。

  (三)“情”、“景”关系区别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四)描写的角度

  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

  二、常用答题方法

  (一)找出“冷词”“暖词”

  诗歌中,某些词语的色调实际就是作者感情的暗示,在分析时首先应该找出。

  浙江省2005年高考诗歌鉴赏第16题: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中偶题   杜 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傍晚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西风为诗歌的主要意象,都运用了拟人的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但是抒发的感情却不一样。杜诗的“落日”、“轻”、“恨”、“背”等属于典型的冷色调词语,杨诗的“热”、“藏”、“碧”等属于暖色调词语。所以杜...

2019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对比、衬托和烘托的区别

 

  看看本网精心为你整理了2019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对比、衬托和烘托的区别,希望考生们诗歌鉴赏能力越来越高,更多相关资讯本网站将持续更新,敬请关注。

  2019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对比、衬托和烘托的区别

  诗歌表达技巧中的三个术语———“对比”、“衬托”和“烘托”。

  诗歌中的“对比”,是指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并列在一起,以共同表现某种意境或情感。比如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诗人给我们展示了两幅画面:一幅是越王大败吴国,凯旋而归,战士们个个脱下战袍,换上了“锦衣”,向国人炫耀他们的战功,宫女们个个打扮得花儿一般,在宫殿里恣情欢乐;另一幅则是“只今惟有鹧鸪飞”———现在只有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昔日的胜利、热闹早已烟消云散。诗篇将昔日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抒发了盛衰无常之感。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了主题,发人深思。

  “衬托”指用事物间相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的手法。“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正衬是指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条件来衬主体事物,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这里诗人并没有直接说天姥山怎样高,而是用以高峻著称的五岳、天台来衬托天姥山,从而把天姥山写得耸立天外,直插云霄,壮丽非凡。反衬是指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主体事物,比如1999年高考试题选取了杜甫的《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其中“船尾跳鱼拨剌鸣”一句就用了反衬。诗的前三句着力刻画一个静字,此句却写动、写声,似乎打破了静谧之境,但给读者的实际感受恰好相反,以动写静,愈见其静,以声衬静,愈见其静。诗句“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对比”和“衬托”的区别在于:对比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双方不分主次;而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两者主次分明。

  “烘托”是指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的表现手法。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即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2001年高考题选韦应物的诗《赋得暮雨送李胄》就用了烘托。“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此诗除了首句提到“微雨”以外,下面都没有直接写雨,而是通过别的事物把雨写出来:船上的布帆变得重了,鸟儿飞得不那么轻巧了,天灰蒙蒙的一片,远处都看不真切,而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颔联和颈联虽未直接写雨,但烘托手法的运用使我们感到,在船帆上,鸟羽上,在天际,在大树上,全都是蒙蒙的细雨。再如《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一句,用环境描写烘托音乐的魅力,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回味空间。

  “烘托”与“衬托”不同,“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这与“衬托”不同,因为“衬托”是两种事物都写。

  

2019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易混手法的区别

 

  诗歌中有几种表现手法容易混淆,看看本网精心为你整理了2019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易混手法的区别,希望能帮到你,更多相关资讯本网站将持续更新,敬请关注。

  2019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易混手法的区别

  表现手法是理解诗歌的一把钥匙,但有几种手法很相似,容易混用。为了能更准确地理解并掌握这几种手法,下面对它们进行简单的区别。

  对比和反衬

  这两种手法虽然都同时出现正反两个方面,但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反衬只突出一个方面(正),另一个方面(反)只是作为陪衬。如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中尽管同时出现“噪”“鸣”和“静”“幽”,但作者主要表现的是“林静”和“山幽”,写“蝉噪”和“鸟鸣”的目的只是为了陪衬,因为蝉和鸟的声音听得越清楚,山林就越幽静。对比则不同,正反两个方面都是作者所要表达的。如梅尧臣的《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全诗句句对比,作者既要表达陶者的劳而不获,又要表达剥削者的不劳而获;既有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又有对剥削者的憎恶。两相对照,鲜明而强烈。

  烘托和渲染

  两种手法经常混用,其实二者并不是一回事。烘托是一种侧面描写,即为了突出主要方面,作者从次要方面下笔,加以修饰和陪衬。烘托又称烘云托月,为了突出月亮的美,而从云写起;或为了表现红花的美,反复地刻画绿叶。所以烘托的“托”略带“衬托”的意思。如《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作者对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种种描写,就是从侧面来烘托罗敷的美。渲染则是为了营造某种气氛或创设一种意境,而对景物或声音进行描写。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作者开头写寒蝉凄惨悲切的叫声,目的是为下文的离别渲染一种凄凉、伤感的气氛。

  伏笔和铺垫

  这两种手法也经常混为一谈。伏笔是为下文行文所作的准备,有时和照应结合起来使用。有些诗歌开头的写景或叙事就是为下文抒情或议论埋下的伏笔。如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歌开头写停泊的地方靠近酒家,就是为下文听商女唱《后庭花》埋下的伏笔。铺垫则是为了突出主要描述对象,先作层层铺写,如同英语语法中的原级(good)比较级(better)和最高级(best)一样。作者先描述其他事物作为原级,然后与主要描述对象进行比较,来突出主要描述对象的“更”或“最”字 。 如张可久《中吕?红绣鞋?天台瀑布寺》:“绝顶峰攒雪剑。悬崖水挂冰帘,倚树哀猿弄云间。血华啼杜宇,阴洞吼飞廉。比人心山未险。”为了表现人心的险恶,作者先从雪峰、冰瀑、哀猿、啼鹃、吼风五个方面来写天台山的险,把天台山写得险恶无比。然而和人心相比,天台山还根本不算险,人心该有多么险恶就可想而知了。写天台山的险就是为写人心险恶而作的铺垫。

  象征和托物言志

  这两种手法都是以物写人,都是通过赋予意象某种人格化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某种情感。但二者又不是一回事。象征是以物喻人,和借喻很相似,尽管只出现了喻体,但实际上是“指桑骂槐”。如曾巩的《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方法:情感、主旨型

 

  出国留学网精心为你整理了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方法:情感、主旨型,更多相关资讯本网站将不断更新,敬请关注。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方法:情感、主旨型

  1.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2.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3.答题步骤:

  (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3)抒发什么情感

  答题示例1:

  南柯子 王炎

  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步骤一)(因为没有什么特别的表达技巧,所以步骤二跳过)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步骤三)

  答题示例2: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

  [参考答案]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步骤一)作者主要是通过这幅想像的画面,(步骤二)来表现“思家”的。(步骤三 题目已经说明情感)(想像1分,画面描绘2分)

  推荐阅读: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方法:分析炼字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方法:分析意境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方法:分析全诗情感主旨

...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方法:一词领全诗型

 

  出国留学网精心为你整理了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方法:一词领全诗型,更多相关资讯本网站将不断更新,敬请关注。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方法:一词领全诗型

  1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2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3答题步骤:

  (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答题示例1: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参考答案]“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答题示例2:

  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得最为强烈和集中(步骤一)。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眺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之情(步骤二)。

  答题示例3:

  山行即事 王质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荷雨洒衣湿,蘋①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②。

  [注]①:一种水草。②酲:chéng,酒后神志不清有如患病的感觉,诗中指精神不振的样子。

  (1)诗的首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是如何统领全诗的?(3分)

  [参考答案]拟人手法(1分)。由首联浮云不定议“阴晴”领起,颔联写“荷雨”、“湿”——下起雨来;颈联写“日出”——太阳又出来了。(2分,合情理即可给分)。

  (2)颈联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3分)

  [参考答案]借喜鹊的喧声表现对“日出”的喜悦;雨霁日出,波平如镜,爱水的“鸥”尽情地玩乐。有声有形、有动有静,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富有情趣(2分)。诗人精神愉快、神清气爽(1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推荐阅读: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方法:分析炼字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方法:分析意境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方法:点面结合评价

 

  出国留学网为你挑选了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方法:点面结合评价,更多相关资讯本网将持续更新,请及时关注。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方法:点面结合评价

  第七种模式 评价题型

  1提问方式: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

  2这种题型酷似政史考试中的判断说理题。其实这类题型只是前六类题型的变体,没有直接提出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的是内容、主旨,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和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

  3答题思路:

  (1)认真审题

  (2)深入阅读理解诗词

  (3)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

  4答题注意: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地分析;阐明理由时,紧扣评论关键词

  答题示例: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

  [分析]这是一首典型的诗词评价题型。诗歌本意很明了,但命题者借用西方一句诗来概括其艺术特色,回答时思维要稍稍转个弯。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以小见大,管中窥豹的写法。本文借出土的文物---折戟和吴国二女——二乔来展现三国时期的政治风云变幻。

  [答案参考]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诗人却通过“小物”“小事”来表现的。诗由一个小小的文物“折戟”,联想到汉未分裂动荡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可谓说是“一粒沙里见世界”。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可谓’“半瓣花上说人情”。

  推荐阅读: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方法:分析意境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方法:分析炼字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方法:分析语言特色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方法:分析表现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