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资讯 投行是怎样挑选简历的
通常每家投行都主要招美国顶尖大学的人,几十年下来各个学校在每家投行也都会有自己的校友网络,而招聘的工作,很多时候不是靠人事部,而是靠校友来进行的。这是因为各个学校课程不一样,评分标准也不一样,再加上不同的课外活动,不靠经历过这一切的校友,人事部那些娇滴滴的女士们很难客观地对一份简历进行判断。我就是在做了大半年的分析员新人后,自告奋勇地参加了母校在本行的招聘队,才对招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参加了一些关于招聘过程的培训后,某日午饭回来,我突然发现桌子上多了一本有10公分厚的白皮书,一开始还以为是哪个公司的上市报告,拿起来一看才发现是今年暑期实习的应聘简历,而且还不是所有的学校,仅仅是来自我的母校的应聘分析员(不包括MBA)的就做成了这么厚本书。再一查邮件,后天就要电话讨论,请大家挑出8-10份。我的天呀,800多份简历,你叫一个每天工作20小时的分析员抽出时间在两天内来挑出10份,真不愧为投行的风范。我同另一个同届的校友通了个电话,他也有同感。大家无奈的说,那就只能以高标准严要求快速过了。
如果你之前有投行或是金融业实习的经历,那就恭喜你,又过了一关,如果没有,也得想方设法和金融搭上边。有人就列了一大串自己学过的金融课程,也有很多中国学生回国托关系在银行或基金里实习,都可以加分。如果看到有人在私募或风投实习过,那就说明这个人有背景(因为私募风投一般是不会找大一大二的实习生的),一般会留意一下。当然,有时也会有执行董事特地跑过来说,某某是我的客户的儿子,请多关照,这我们也得卖个面子,记下。最后挑出了10多份, 当然也包括走关系的,再两两比较一下,又大刀阔斧的“杀”了几个,总算敲定了10份,却也是凌晨3点了。
那天夜里,我处理完手头紧急的事,就开始埋头看简历了。所谓的高标准严要求,其实就是几点:GPA比较好(3.5以上就行),有过投行或金融业实习经历,或者是大牛人(高分,有很多领导职位和课外活动的),体育超好者(比如你是参加全美大学橄榄球赛的,并且打后卫的),或是有不寻常的经历的(像在伊拉克当过兵打过仗的)。当然,标准也比较灵活,如果你GPA很好,但工作经历全是搞搞研究,写写论文,又无啥课外活动,那就属于投行里所谓“高分低能”,肯定被“杀”。说起这,找投行工作倒也不是成绩越高越好,投行很忌讳死读书读死书的人,所以看到高分,反而会更加看重你有没有社团中的领导职务,搞不搞体育等。另外,也有很多硕士生来竞争本科生的实习机会,反而是很不合算。投行里招硕士生一般很少(我这里指的是企业融资,收购兼并,财务顾问的IBD部门,不包括后勤),招的一般工资也不会和本科有太大的区别,因为想进投行的人太多了,他完全可以付少点工资招本科生,反正你只要懂加减乘除就行了,更不用提博士生了,基本上看也不看简历就跳过了。
【更多专业资讯信息请点击出国留学网相关链接】
一流学校的招生标准归结为哪三项
1、学术能力
是包括平时成绩、标准考试成绩(SAT、G、托福等)、高级课程等在内的综合展示,能够看出学生够不够聪明、够不够勤奋。国内的家长和学生习惯性地把学术能力当成了考分,把所有心思都花在考高的SAT、G、托福等分数上,忽略了招办在学术能力这一项上关注的其他因素。举一个例子,这个月我们刚刚和各个常青藤学校及顶级文理学院的招生官进行了聚会、谈话,其中很多人都是我们以前的同事、朋友,包括哈佛、达特茅斯、布朗、威廉姆斯等在内的6所学校的招生官明确说,他们对申请人的审核是从在校成绩单开始的。
2、领导潜质
是学生能承担多大责任的展示,也是学生从进入学校一直到毕业后能够做出多大贡献的预测器。学生和家长容易产生两个误区:1)用“课外活动”来思考和替代领导潜质;2)习惯用中国观念的“领导”二字去理解,做出一大堆让人啼笑皆非的“课外活动”。
3、思维模式
是让招办了解这个学生个体独特性的渠道,并没有一定标准,重要的是展示学生本人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
经常有人问每个国家的比例和名额问题,其实任何具体的数字都是有一定误导性的,因为招办的核心出发点是“多样性”,来保证每年的新生有足够丰富的背景来互补和互相学习,展现出来的结果仿佛是一个比例或者数字。其实核心还是“多样性”,或者更直白地说,录取你进来后能够给这个新生班级带来什么别人无法替代的贡献和视角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