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 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 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 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一、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人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 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 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 变革,是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在发展中促转变,在 转变中谋发展。今后五年,要确保科学发展取得新的显著进步,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 展。基本要求是: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 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卨教眘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 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 创新型国家。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结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人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即可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实施的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 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
(二)政策导向
——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 展政策有、货币、投资、产业、土地等各项政策协调配合,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 和预见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合理调控经济增长速度,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 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实现经济增长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通过推进城镇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预期,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 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一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发挥资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完善投资体制机制,明确界定范围,规范国有企业投资行为,鼓励扩大民间投资,有效遏制盲目扩张和重复建 设,促进投资消费良性互动,把扩大投资和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最终需求。
——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 方针,充进农民增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辐射 带动作用,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面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加快国家创新体制的建立,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向企业 聚集,推进产学研战略联盟,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
——促进区域协调互动发展。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 略放在,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产业 有序转移,在中西部地区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
——健全节能减排激励约束机制。优化能源结构,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 形成机能减排法律法规和标准,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把资源 节约和环境保护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建设各领域各环节,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把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完善公共财政制度,提高政府保障能力,建立健全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缩小城乡区域f 间人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差距。
——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健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调节体系,合理调整国家、企业、个人分配关系,努力实现居民收人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明显增加低收人者收人,持续扩大中等收人群体,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人差距扩大趋势。
公务员报考指南 | 公务员报考条件 | 公务员报名入口 | 行测专题 | 申论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