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自欧巴马总统上任以来,教育政策的推展重心已大力着眼于亚洲、中国大陆、印尼、印度,以及拉丁美洲等国家,而欧洲国家则明显的被排除在外。事实上,欧巴马政府在外交政策上标榜「美国的亚太世纪」的理念,而这理念也同样的反映在美国各大学的国际经营策略之中。
<美国高等教育记事>网页新闻所列的资料显示,美国耶鲁大学的全球合作计画档案中,在中国大陆与在印度的各项计画都曾多次引述,但欧洲地区则鲜少被提及;另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所设立的各个「全球中心」(Global Centers),其中两所在亚洲,两所在中东地区,两所在拉丁美洲,而整个欧洲仅有一所;而圣路易华盛顿大学所列的28个「国际策略伙伴学校」中,17个是亚洲学校,而欧洲学校则只有2个。欧洲是否已被归为合作策略上的后补?许多美国大学当然否认此种说法,仅表示此趋势是单纯将重心转向过去较为忽视的世界其他区域,以利形塑一个更平衡的全球合作策略。
许多在欧洲学校职司外国留学生事务的主管针对此趋势则归因于,欧洲学校所提供的课程,相较于远赴中国或非洲求学可体验不同文化与视野的刺激,渐被认为对学生而言较不具「个人转型」的功能,也因此欧洲大学正面临难以成为其所希望合作的美国学校将其列为「策略伙伴」的问题,而且美国学校亦多将研究及交换学程的新财源投入到欧洲以外的国家。
毫无疑问的,美国各大学皆积极寻找并拓展国际合作的新机会,以至于在学生招收或是研究合作对象的选择上,倾向于不再偏好欧洲。事实上,在去年秋季的一项有关各校国际招生的调查显示,当美国各大学被问到有关新生组成比例配置时,欧洲地区都已几近最少的比例,只略高于非洲地区及日本。由于欧洲长期以来一直作为美国学校机构的合作伙伴,也因此美国各校认为现阶段再投入与欧洲维持固有的合作关係,已显得了无新意亦无必要。而<Thomson Reuters>网站上的资料也揭示,虽然美国与欧盟主要会员国间的共同合作研究学位在过去十年间稳定的成长,但美国学校与中国大陆学校的共同学位却是以惊人的幅度在成长。这股趋势究竟为何发展至此?分析认为,为因应未来全球新局势而对各种因素的综合考量促使美国各大学,甚至是美国政府,将亚洲及拉丁美洲视为未来可期待的发展新兴区域,相较于对欧洲前景的预期。
此外,随着全球地缘政治的重心转向亚太地区,另一个重要因素则是该地区快速成长的年轻世代,连同所带动兴起的中产阶级,已为美国各学校每年注入可观的就学人数。从2000年到2011年这段期间,来自中国大陆、印度、南韩的学生人数已成长两倍以上达到36万7千人,而2011年欧洲各国的留美学生之加总人数,则仅约8万5千人。况且学生人数亦非唯一指标,合作对象的态度往往即是关键因素。例如中国大陆的校方代表对于与美国各校的合作项目最为积极,派出大量的人员亲赴美国来推动,每一项规划都清楚详尽地向美国校方呈现,并竭尽全力的促成各项研究合作、学术交流,及共同学位的计画。2011年的调查显示,美国许多学校机构将中国大陆列为联合学位或双学位合作对象的首选,并将德国与法国这两个传统上美国学校长年的合作对象挤下首选名单。
另一方面,美国政府机构也已将其施政重心从欧洲转移到新兴市场。例如近年来美国政府所新推行的各项计画,每年都增加派送上千名留学生到中国大陆及拉丁美洲地区,并强化印度大学与美国各大学间的伙伴关係,同时大力推动美国大学与印尼各学校机构间的合作计画与互访交流,并且积极培养能够使用关键语言如阿拉伯语及中文的美国学者群。反观美欧间的大西洋合作计画确已中止多时,而许多提供留学欧洲的奖学金也面临删减的命运。这些因素都是形成美国高等教育政策的重心由欧洲转向亚太地区的原因。
参考文献:
Beth McMurtrie (July 29, 2013). "Is Europe Passe? As U.S. higher education shifts to a 'Pacific Century,' Europe feels the sting",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chronicle.com/article/Is-Europe-Pass-/140589/
撰译人员: 驻美国代表处教育组陈建璋
(出国留学网www.liuxue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