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中国学子踏出国门,到海外深造,其中不少学子在国外的生活和学习中,汲取国外先进知识的同时,也在为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各方面交流沟通努力着。日前,中国华文教育网记者采访了几位广西籍留学生及海归人士,听听他们的故事。
汉语午餐会让老外爱上中文
2010年9月,余声尧来到美国密歇根州,开始了留学生涯。求学过程中,她是中国文化传播的“小使者”,办了个汉语午餐会。
余声尧告诉记者,刚开学时,老师让大家谈论各自的城市。轮到她时,她说,自己生活的城市桂林有数千年历史。大家惊呼不可能,并急切地想知道生活在那样一个有 历史的城市是什么感觉。小余告诉他们关于桂林、关于广西、关于中国的一些文化历史。同学们听得十分入迷,课后不少同学找到小余,希望她讲更多关于中国的故 事。
得知同学中不少人接触过汉语,对汉语感兴趣,小余和另一名南宁同学萌发了“教学”的想法。于是,每周一 次的汉语午餐会诞生了。每周四,会中文或者想学中文的同学们在一起吃午饭,用汉语交流。午餐会由汉语说得较好的同学参加,他们常问一些让人头疼的语法问 题,比如什么时候应该加“了”、什么时候加“过”、“的、地、得”如何区别……
这些问题让小余这个“老师”有些慌神,光是“了”和“过”的用法就用了一个中午的时间,举大量例子反复练习,才让他们掌握。常有初学者加入,更增加了“教学”难度,往往这次教会了,下次聚会时,同学们又不记得了,只得重新教。
小余的同学汉斯学了两年汉语,去过中国,自诩“中国通”。小余和南宁同学想和他开个玩笑,某次午餐会上,小余用桂柳话,南宁同学用南宁普通话来了段即兴演 说。结果,不光汉斯,所有人都目瞪口呆,他们一个字都听不懂。小余告诉他们,这是各自的家乡话。这下更激发了同学们对汉语的好奇心:“中国每个地方、民族 的语言都不相同吗?学校有没有开设方言课?……”他们不停地发问,觉得汉语太有意思了。
某天中午,午餐会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一位40多岁的华裔教师。他听说了这个汉语午餐会,特地来参加。这位老师没有学过汉语,只能说一些简单的词,发音很不标准,小余便慢慢教会他一些简单的中文句子。
为解答各种问题,小余和同学还设计了一些主题餐会,讲汉语故事,介绍民俗文化,尽己所能展示汉语和中国文化的魅力。尽管增加了许多工作量,比如午餐会前她要上网查阅大量资料,整理出来,用简洁的语言讲给同学们听,但看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汉语午餐会,她乐在其中。 1 2 《中国留学生海外求学同时乐当使者 为法中商务交流牵线 - 华人 - 欧洲新闻》本文来源:(出国留学 liuxue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