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人教版高一历史下册必修2《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

【 liuxue86.com - 高中教案 】

  人教版高一历史下册必修2《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一】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战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第三产业、“新经济”的概念。

  (2)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能列表归纳;

  (3)通过对本课学习,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本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观看音像资料,懂得提取有效信息、锻炼分析能力

  (2)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西方福利制度的利弊,培养全面、客观分析和比较历史现象,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分析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本质及原因,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启示,培养学生借鉴历史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对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分析,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共性,从而认识改革和发展之间的关系。认识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自我完善。通过学习,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有益启示。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干预经济,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2 教学难点

  如何全面认识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1 引入新课

  面对1929-1933年的大萧条,罗斯福实施新政,使美国走出了危机的阴影,并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对战后严重的经济困难,资本主义国家的改变会如何呢?带着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

  2 讲授新课

  【思考一】二战结束后,面临着战后的重建,假如你是资本主义国家的领导人,你认为怎样才能尽快恢复经济呢?

  (1)调整政策 (2)发展科技

  【思考二】在调整政策方面,你认为有哪些成功经验和理论可以借鉴呢?

  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主义

  【幻灯片】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承认资本主义存在消费不足等弊病。提出:当商品供给大于需求时,政府就应当通过举办公共工程、降低利利率等刺激消费和增加

  投资;当需求大于供给时,就采取相反的措施。政府必须放弃自由放任主义,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这是对传统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一次革命。

  【结论】主张政府运用经济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积极干预。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含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组织与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19世纪末产生,经罗斯福新政,凯恩斯倡导,到二战后有了进一步发展。

  【思考三】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和条件主要有哪些?

  材料一: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以后,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产生了一系列私人垄断资本难以克服的矛盾,私人垄断资本不得不接受国家的干预和调节。

  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发展的必然结果。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初,德、意、日三个战败国的经济几近崩溃;西欧各国由于战争的蹂躏而满目疮痍,百废待兴,面临着严峻的战后重建任务。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恢复和发展经济的必然要求。

  材料三:形势需要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工作。研究生物学过程的原理及其他很多问题,需要大量的经费,而且要冒风险,因此,这种经费是私人企业所不愿意承担的。

  ——金斯伯格教授《科学革命是挑战和希望》

  战后出现的高科技产业需要国家投巨资并进行有效管理。

  材料四: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他主张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采取措施增加公共开支,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

  凯恩斯主义的理论支撑。

  材料五:罗斯福上台伊始,立即实行“新政”。他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力加强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以及财政等方面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

  罗斯福新政的示范作用。

  材料六: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个国家都要对大量工业部门进行集中管理,以应付战争之需。这种战时管制有很大的强制性和临时性,但它确实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战争的特殊作用。

  【幻灯片总结展示】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②经济大危机的惨痛教训和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践

  ③凯恩斯主义为各国经济调整提供了理论基础

  ④借鉴了社会主义苏联的建设成就

  ⑤战争的特殊作用

  【探究一】根据材料思考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有哪些?

  材料一:

  1945年底,(英国)议会通过大英银行国有化法案,建立了英国史上第一个国家银行,并将银行股票换成了国家股票。1946年开始实施煤炭工业国有化。……1947年8月以后,政府先后在铁路运输、电力、煤气、航空、电讯、航运等企业部门推行国有化。英国国有企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最高时达20%。

  请思考:材料反映了战后英国恢复经济的什么政策?

  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

  材料二:

  1960年,日本制定《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出国民生产总值和个人国民收入10年内增长1倍,并制定了配套措施,鼓舞了人心。1967年提前完成,1968年经济超过西德,跃居资本主义国家第二位。这一经济计划起到鼓舞人心、引导全社会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作用。

  1967年起联邦德国和意大利也编制经济计划。

  制定经济计划

  材料三:

  在发达国家,美国的政府采购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最高,1960、1970、1980年分别为19.8%、22.3%和20.8%,其中大部分为军事订货,为生产提供了最大的稳定市场。

  政府采购税收调节

  【总结展示】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

  实行国有化,扩大国营企业;

  利用财政、税收、信贷等杠杆来影响再生产的过程;制定经济指导计划,实行一定程度的计划经济以加强对国民经济的调节;

  推行社会福利制度。

  【过渡】30年代美国通过国家干预经济为特点的罗斯福新政,是凯恩斯主义在世界历史上头一次大规模创造性的成功试验,以上两点成为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的社会基础。战后的20多年被称为发展的“黄金时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已经在战后普遍出现,是垄断资本主义之后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

  (1)黄金时期(二战结束到70年代初)

  战后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时期,战后20年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2)70年代的经济“滞胀”现象

  思考:20世纪7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什么现象?

  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物价猛涨;通货膨胀严重。

  (3)80年代调整

  ①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②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③建立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相并存的“混合经济”。

  混合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和国家所有相结合,自由竞争和国家干预相结合,因此也是垄断和自由竞争相混合的制度。

  【探究二】有人说:凯恩斯不仅是“战后繁荣之父”,也是“战后滞胀之母”。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如何评价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4、评价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积极:避免了“自由放任”下的生产盲目性;建设了许多大型基础性设施;政府职能、权威得到加强;有利于国家发展,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的影响力。

  消极:国债大增,财政赤字加大;对私人企业管制过严,使其活力降低。

  【过渡】西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仅体现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上,还表现在福利国家的建立上。

  二、建立“福利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政策的调整,使现代“福利”国家发展起来。

  【设问】什么是福利国家?

  1、含义: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

  【探究三】为什么西方国家要实行“福利国家”政策?

  材料一“如果自由社会不能帮助众多的穷人,就不能保全少数富人”。 ——美国总统肯尼迪

  材料二 “社会有一张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2、目的: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

  3、“福利国家”的发展历程

  阅读思考:“福利”国家有何特点?

  材料一 某西方国家的福利体系

  材料二 德国:记者在社会保障局的黑板上看到一些人申请实物的项目:结婚戒指51欧元,洗衣机306欧元,厨房用品161欧元,煤气灶397欧元等。大多数家庭在拿到现金救济后还会再申请实物救济。

  4.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思考】你怎样认识和评价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

  对于一个正常的德国公民来说,他失业后的18个月内,每月可从政府那里领取1000马克的救济金。这笔钱虽然不多,但足够他支付房费、水电开支、食物和外出度假的汽油费,还能去观看拜仁队的比赛,生病的费用另算。

  由于长期失业成为社会救济对象的。每月可从社会保障局领到1255欧元的现金作为生活费。房租和医疗健康保险均由政府支付。这个家庭每月的实际收入的救助费超过2000欧元。目前,德国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是2800欧元,实际收入并不比领取社会救济的人多多少。

  于是很多德国人在下岗后不愿立刻找工作,宁愿在家享受政府的救济,成为国家巨大的负担。连现今的德国总统约翰内斯·劳都感慨万千地说,德国人的生活有些优越得过头了。

  5、评价

  积极: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的利益,促进了社会公平,有效地缓解社会的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

  消极:增加了政府财政支出,造成财政赤字,也助长了惰性,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过渡】以上我们学习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福利国家的建立,这两者都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通过调整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体现了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原理。接下来我们讲的第三产业和新经济的出现就是在生产力发展下资本主义国家所做的调整。

  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

  1.第三产业的兴起

  【设问】那什么是第三产业呢?

  (1)含义:第三产业也称服务行业,是相对农业和制造业这两大产业而言,并为其提供直接或间接服务的部门。包括商业、运输业、金融、保险、教育、法律、旅游等服务行业。

  【设问】根据三大产业发展变化的趋势,结合教材,分析第三产业为什么会快速的兴起?其快速发展产生了什么作用?

  ①原因:科技进步;生产力发展;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多样化。

  ②表现:增长速度快;产值比重、就业人口比重迅速增长。

  ③作用:推动一、二产业的技术改造;进一步增加了国民经济的门类;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缓和了经济危机。

  【展示材料】自80年代以来,美国在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中一枝独秀,年均经济增长率是欧洲的三到四倍,是日本的六倍左右。美国在80年代、90年代做了什么?

  其实在克林顿统治时期,美国就出现了“新经济”革命。其主体是私有资本和创业企业,像微软、英特尔、Yahoo、Google就是显著例子。另一个就是在20世纪后期,全世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人几乎占了2/3,甚至是3/4。这是一个非常令人震惊的现象。

  【设问】为什么美国在80、90年代经济增长加快?

  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新经济”

  【过渡到“新经济”】

  【展示材料】美国20世纪90年代经济繁荣的代表人物:克林顿和比尔盖茨

  (1)原因:传统工业陷入了困境;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激烈。

  (2)定义: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美国、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3)特点: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

  (4)影响:推动了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

  3 课堂小结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资本主义世界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相对稳定的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但是,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基本矛盾并未解决,从70年代初起,资本主义经济陷入了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交织的“滞胀”状态。为了摆脱“滞胀”,发展经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不断进行经济改革,促进了经济的复兴。为谋求经济快速恢复和长足发展,各国纷纷对经济运行机制进行调整,因而资本主义发展在战后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总结二战后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主要表现在经济体制、经济运行方式、产业结构等方面。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是资本主义主动地寻求自我调节和调整的结果,它促进、带领了世界经济的向前发展。

  4 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独立完成配套课后练习题

  人教版高一历史下册必修2《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二】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福利国家”;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

  (2)通过分析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探究当代资本主义新发展的原因及其实质。

  过程与方法

  (1)利用相关历史资料,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历史问题,提高学生分析、比较、概括历史事实的能力。

  (2)引导学生学会前后知识的联系、归纳和总结,使学生从整体上全面认识和把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努力学习,吸收其他民族和国家发展经济的经验,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教学难点

  认识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导入设计

  情境导入

  多媒体课件展示材料:

  对于一个正常的德国公民来说,他失业后的18个月内,每月可从政府那里领取1000马克的救济金。这笔钱虽然不多,但足够他支付房费、水电开支、食物和外出度假的汽油费,还能去观看拜仁队的比赛,生病的费用另算。于是很多德国人在下岗后不愿立刻找工作,宁愿在家享受政府的救济。连德国总统都不得不感慨万千地说,德国人的生活有些优越过头了。

  提问:这段材料向大家展现了当代西方国家的什么制度?

  回答:社会福利制度。

  过渡:很多同学看完上段材料很是羡慕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那么,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有没有缺陷呢?二战后的西方国家,除了建立起较完备的“福利国家”,还有哪些新变化?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推进新课

  合作学习

  问题情境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罗斯福新政,请大家回忆一下,罗斯福新政最深远的影响是什么?

  回答: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师生互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组织与资产阶级国家相结合的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19世纪末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时候,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就已经产生,经罗斯福新政,到二战后有了进一步发展。为什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战后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发达国家会从单纯依靠“看不见的手”转为兼用“看得见的手”?

  合作探究:第一,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惨痛教训,经济危机呼唤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挥干预和调节作用;第二,二战后出现的高科技产业和第三次科技革命需要巨额的资金和对各部门有效的管理超出了私人垄断资本的承受能力;第三,二战的特殊作用。二战中国家对工业部门实行集中管理以应对战争,这为战后的国有化政策及建立国营经济奠定了物质基础;第四,私人垄断发展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加剧,产生了一系列私人垄断资本难以克服的矛盾,私人垄断资本不得不接受国家的干预和调节。

  过程评价: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战后20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也反映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种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但是它会推动资本主义经济一直迅速发展下去吗?

  合作探究:不会。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物价则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

  过程评价:20世纪70年代“滞胀”局面的出现,表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依然有其局限性,它同样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制约的其他一系列矛盾。而且在其发展过程中,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会使这些矛盾进一步加剧。面对“滞胀”局面,各国都立即进行调整,适当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美英等国逐渐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板书)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发展: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普遍奉行。

  2.调整: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总结: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关于国家干预的争论虽然持续不断,但如今这些争论主要是集中在干预程度的问题上。总之,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节,已经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问题情境2:西方“福利国家”在二战后发展起来,也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新变化。西方“福利国家”是怎样形成的?其实质是什么?

  回答: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政策的调整,使“福利国家”发展起来。“福利国家”的实质是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

  (板书)二、建立“福利国家”

  1.原因

  2.实质

  师生互动:西方的“福利国家”包含哪些政策?我们中国在这方面目前状况又如何?

  合作探究:随着社会福利政策的推行,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形成一个庞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国的社会福利制度现在也在不断地发展,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福利院、收容所等。

  过程评价: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福利制度还有待完善。那么,是不是西方“福利国家”就完美无缺呢?请大家看下面两段材料。

  多媒体课件展示材料:

  材料一 二次大战后,西欧各国在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影响下,纷纷建立起“福利国家”。各国实行的社会保障大体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社会保障,对年老、患病、失业者提供补助,这是社会保障的最基本内容。二是社会救济,对贫困者提供各方面的援助。三是社会工作,对教育等社会事业提供支持。居民得到这三方面的保障,或如一些人所说,得到“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基本上解除了对温饱问题的担忧,这是社会的一大进步。

  材料二 英国扩大了以社会保险和福利补助为内容的福利制度;法国按家庭津贴原则,国家为有子女的工人和雇员提供补助,还制定了广泛的社会保险立法,使半数以上的人口生活有了保障,使福利开支占了国民生活总值的16%;联邦德国和意大利也是如此。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政府财政赤字的加剧,英、法、美等国不得不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师生互动:根据以上材料,你怎样认识和评价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

  合作探究:社会福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有效地缓和了社会矛盾,对稳定资本主义制度起了重要作用。但也助长了惰性,增加了财政支出,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过程评价:正是因为如此,西方的“福利国家”制度经历了这样一个发展过程: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渐完备,1973年经济危机后仍在继续发展,20世纪80年后西方国家不同程度地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这样一个认识:社会福利应该根据国情量力而行,既要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文关怀,建立起可靠优越的社会保障,也不能操之过急,造成财政赤字,阻碍经济发展。

  (板书)3.发展

  4.评价

  问题情境3:

  多媒体课件展示材料:

  材料一 1970~1975年,美国农业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5%下降到3%;同期,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30%下降到13%,而从事服务和信息行业的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15%上升到72%。

  材料二 1987年英、法、日国民经济中各产业的比重

  ?师生互动:上面两段材料反映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合作探究: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第一、二产业比重大大下降,第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

  (板书)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

  1.第三产业的兴起

  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90《历史纵横》,理解第三产业的含义。

  提问: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调整?

  回答:二战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美国等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过程评价:归纳得很对。由于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其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就业人数在总劳动力中所占比重都在迅速上升,已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

  (板书)(1)原因

  (2)表现

  师生互动:面对世界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的趋势,中国应该作何选择?为什么?

  合作探究:中国也应当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因为二战后,科学技术在生产领域所占比重不断加大,成为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经济增长的源泉。人们的需求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提供服务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必将大幅度上升。同时,第三产业自身也在发生变化,其范围在不断扩大,增加了与信息工业相关的部门。因此,中国也应该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过程评价:大家的认识很深刻,的确如此。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可以促进经济竞争力提高,有利于拓展经济活动领域,增加就业,扩大市场,改善资源配置,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展产生质的变化,所以我国也应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当然,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也不能忽视,应该全面发展,共同繁荣。

  (板书)(3)作用

  问题情境4:20世纪90年代,美国出现了“新经济”,成为整个世界关注的焦点。那么“新经济”的特点是什么?

  合作探究:美国出现的“新经济”,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过程评价:确实如此。有人曾举例说,“新经济”就是南达科他州的一个农民,他种植遗传基因作物,驾驶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拖拉机;“新经济”就是衣阿华州的一家保险公司,它用软件来减少管理层次,并给予工人更大的责任和自主权;“新经济”是华盛顿一家纺织公司,它用因特网收到世界各地客户的订单。美国的“新经济”包含了一系列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师生互动:美国“新经济”的概念由何得来?“新经济”的出现是不是预示着美国经济将一直繁荣下去?

  合作探究: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当时,美国的一家杂志称这一现象为“新经济的胜利”。“新经济”的概念由此而来。

  “新经济”并不预示着美国经济将一直繁荣下去。因为资本主义制度存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就存在,资本主义国家就迟早会再发生经济危机,所以不可能一直繁荣下去。

  过程评价:大家逆向思考问题的方式很好。的确,美国的“新经济”没有背离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循环的规律,依然受到经济周期性波动等规律及其他影响经济发展因素的制约。从2001年起,美国经济又进入新一轮经济衰退期。

  (板书)2.“新经济”的出现

  (1)表现

  (2)特点: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

  课后小结

  课堂小结

  马克思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是资本主义主动地寻求自我调节的结果。资本主义之所以要主动地变化,既是利润最大化的需要,同时,也是在与社会主义制度较量的过程中,不得不采取一些改善措施。变化的原因一是科技革命推动的结果,二是资产阶级吸取经验教训的结果。这种变化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但是,这些变化没有解决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和问题,资本主义终究会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课后习题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业水平训练

  一、选择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已从传统的资本主义转变为现代资本主义。与传统资本主义相比,现代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是( )

  A.取消了社会保障体系

  B.国内阶级矛盾不断激化

  C.大规模经济危机基本消失

  D.国家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

  2.美国的政府采购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1960、1970、1980年分别为19.8%、22.3%、20.8%,并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这表明美国( )

  A.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B.开始走上计划经济的道路

  C.黄金储备减少,美元贬值加剧

  D.经济进入“滞胀”阶段

  3.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整整十年在“滞胀”泥潭中的痛苦挣扎,到1981年里根上台时,美国经济已陷入衰退。但与此同时,“国家已经做好准备,把经济政策彻底地向右转”。此处的美国经济政策“向右转”是指( )

  A.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增加国有经济的比重

  D.加大社会福利资金投人

  4.肯尼迪曾经说:“如果自由社会不能帮助众多的穷人,也就不能保全少数富人”。此言论道出了( )

  A.实行失业保险的时代背景

  B.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的目的

  C.认为美国要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推行“以工代赈”的目的

  5.有人概括战后美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原因是“基础殷实,决策正确,动力巨大,高新技术”。下列图示中比较符合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是( )

  6.2004年美国联邦政府的预算开支:19.9%用于军费;21.6%用于社会保障;19.5%用于资助穷人、老人、残疾人的医疗保险项目4.1%用于退休金和扶持残疾人的开支……9%用于失业补助给穷人家庭的住房、食品、收人补助以及税收返还……1%用于科研。由此判断这则材料的主题是( )

  A.美国:世界第一流的政治经济军事强国

  B.科研地位的下降:现代美国的发展隐患

  C.福利社会: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D.政府干预经济:美国联邦政府的重大变化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解析:传统资本主义指奉行“任由放任”政策的资本主义,现代资本主义指二战后的P1家垄断资本主义,它奉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实行阔家对经济的宏观凋控。故D项正确。

  2.A解析:材料表明二战后,美国政府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3.A解析: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盛行凯恩斯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直到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和“滞胀”的出现。20世纪80年代美国总统里根开始实施新内由主义,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千预,选择A项。C、D两项是B项的具体表现。

  4.B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材料强调“帮助众多的穷人”的根本意图在于“保全少数富人”,维护大资本家的利益,这与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的目的一致.故B项正确。

  5.A解析:第阶段(二战后?1973年)持续发展期,出现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第二阶段(1974?1982年)经济衰退期,出现经济危机与“滞胀”。第二:阶段(1983?1990年)调整复苏期,经济持续低速增长,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显著降低,但债务负担沉重3第四阶段(1991?2000年)改革繁荣期,经济持续增长,进人新经济时代。

  6.C解析:仔细阅读材料.可知与福利制度有关,这也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C项正确。A、D两项材料体现不出来;B项理解错误。

  板书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高中历史教案 | 高一历史教案 | 高一历史教学计划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高中历史教案 | 高一历史教案 | 高一历史教学计划

  想了解更多高中教案网的资讯,请访问: 高中教案

本文来源:https://www.liuxue86.com/a/3019474.html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