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人教版高一历史下册必修2《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案

【 liuxue86.com - 高中教案 】

  人教版高一历史下册必修2《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案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识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探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和对当代中国经济改革的借鉴作用。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景再现、问题探究和合作交流等方法,完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确立,都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都要随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保持自身活力的重要手段。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利弊。

  2 教学难点

  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1 引入新课

  播放苏联电影《列宁在1918》片段(十月革命后列宁对群众的一段演说),分析了俄国十月革命后严峻的国内外形势,面对困难,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能否经受严峻考验,由此导入新课。

  2 新知介绍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苏俄进入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1918——1920)

  国内:政治上,反革命势力猖獗,被推翻的剥削资产阶级正准备通过武装暴乱恢复其失去的政权。

  国内:经济上: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

  国际:帝国主义集团英法美日一方面派军队侵犯苏维埃俄国,一方面扶植俄国国内反革命力量,使内战更尖锐化和复杂化。

  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3.内容

  (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2)工业:大中小企业全面国有化

  (3)贸易:取消自由贸易

  (4)分配: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4.特点:它具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

  这些政策是在战争年代,为了保证战时物资供应而实行的应急措施,它所规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取消商品贸易和货币流通、实行劳动义务制,与马克思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非常接近,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因此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5.评价

  (1)积极:这一政策的实施,对于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保障苏维埃政权在军事上的胜利起到重要作用;

  (2)消极:损害了农民利益,不利于生产发展,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因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二、新经济政策

  1.原因:

  连年的战争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根本)

  1921年海军基地兵变(直因)

  2.概况(时间、目的)

  时间: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召开,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

  目的:解决危机,稳定政权

  3.内容:

  (1)农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2)工业:解除中小企业国有化

  (3)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4)分配: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4.特点:

  问题探究:新经济政策是相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言的,这一政策“新”在何处呢?

  5.实质:

  新经济政策实际上是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进而使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最终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

  6.评价:①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

  ②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巩固了工农联盟

  ③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三、斯大林模式

  1、背景:

  1922年苏联成立;列宁逝世后,斯大林上台,通过政治斗争逐渐巩固了自己的领导地位;

  2.内容:

  (1)工业方面: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农业、轻工业提供资金

  (2)农业方面:农业集体化运动: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里

  (3)经济体制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3.评价:

  (1)积极:

  ①开创了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道路;

  ②较短的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③迅速实现工业化,为反法西斯战争奠定了物质基础。

  (2)弊端:

  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②牺牲农民利益,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③压制地方和企业积极性,阻碍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④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课后小结

  俄国十月革命后不同时期两个人物探索的三项政策:

  3 复习总结和作业布置

  复习总结

  1.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到1940年,苏联工业产值已经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一个让人深思的现象: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计划”成了最时髦的词。

  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到斯大林逝世时,人均粮食、肉类产量还达不到沙皇时代水平。

  一个让人嗟叹的结局: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

  2.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美国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苏联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成功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了种种经济政策。有些国家甚至开始了自己的持续时间不一的计划,希望来减轻本国的经济困难。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 牺牲农业和农民

  历史学家评论苏联的工业化时说:“斯大林在苏联工业化时……实际上是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缴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要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价格剪刀差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结果,农业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在苏联工业化短短的十几年内,曾发生两次较大的危机。”

  ——《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

  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的探索

  “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单一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并存

  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平均主义到“先富”“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

  权力集中、民主法治匮乏到社会主义民主法治

  5.人类通往现代化道路的三种模式

  西方模式:市场经济体制(英国为代表)

  斯大林模式:计划经济体制(苏联为代表)

  中国模式:市场与计划相结合(中国为代表)

  课堂练习

  1.(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2.(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 )

  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

  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

  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独立完成配套课后练习题。

  人教版高一历史下册必修2《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案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简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归纳该政策的特点。

  (2)分析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简述新经济政策的内容,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3)归纳“斯大林模式”的特点,简要评价“斯大林模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历史比较,引导学生探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不同,从而了解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通过对“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表现、利弊进行讨论和探究,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殊性;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被迫性、必然性和不彻底性;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断进行改革的必要性。

  (2)通过对“斯大林模式”利弊的分析,认识苏联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和复杂性,从而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斯大林。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意义,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教学难点

  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新经济政策为什么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的探索;

  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情境导入

  播放《列宁在1918》中的镜头,红军战士瓦西里在押送粮食回到首都彼得格勒后,自己却因饥饿而昏倒。

  合作探究:影片中反映了苏俄当时面临什么情况?

  自主学习:严重缺粮。

  合作探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新生的苏维政权能不能经受这一严峻考验,又是如何克服困难的呢?……在本堂课中,同学们将找到答案。

  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推进新课

  合作学习: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94本课的导言。

  问题情境1: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面临的形势。

  多媒体展示材料:

  材料一 1918年夏天,苏维埃已被战火包围,红旗只在1/4的国土上飘扬,全国3/5的人口在反革命势力控制之下,即使在苏维埃政权管辖的地区,反革命恐怖和破坏活动也十分猖獗,8月30日,恐怖分子刺杀了彼得格勒肃反委员会主席乌里茨基。同一天在莫斯科又谋刺列宁,列宁身受重伤。

  材料二 俄国的经济情况极为糟糕,重要的粮食、燃料和原料产地均被敌人夺走,生活必需品严重匮乏,以至城市人口每两天才领到1/8磅面包。

  材料三 1918年5月,5万多人的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在协约国的支持下发动叛乱。1919年开始,协约国发动3次大规模武装进攻;1919年3月,西伯利亚的前沙皇俄国海军上将高尔察克在英国支持下向红军发动进攻;1919年夏到1920年初,以前沙皇将军邓尼金指挥的白军为主,英法等国派军队参战,从南方向莫斯科发动进攻;1920年4月,协约国怂恿波兰军队进攻苏俄。

  提问: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面临什么样的形势呢?

  学生回答后总结:十月革命胜利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正准备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但却要面对如此严峻的背景。

  (板书)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合作学习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94本课正文。

  问题情境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特点是什么?

  (板书)2.内容

  3.特点

  自主学习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工业:大中小工业一律收归国有。

  贸易:取消自由贸易(物物交换),除此之外,为保障劳动力的供给还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合作探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什么特点?

  自主学习2:它具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

  问题情境3:如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板书)4.评价

  多媒体展示材料:

  材料一 “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因为“俄罗斯同它的主要产粮区隔绝了……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因为战争的形势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

  ——列宁对战时共产主义的评价

  材料二 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材料三 1919年俄国1普特(16.38千克)粮食的价格

  材料四 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材料五 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的国家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学生回答后总结:

  (1)特殊条件下和特殊历史时期中,为了集中全国物力、财力战胜敌人的一项特殊政策。

  (2)政策的实施对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战胜敌人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军事上的胜利保卫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3)为布尔什维克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一种尝试。

  (4)但是,实践证明这不是一种理想的政策,一些措施(如国家垄断全部经济、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平均分配等)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严重损害了农民和工人的利益,使工农联盟也濒于瓦解。因此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合作探究:1918~1920年,苏维埃国家进行了粉碎国内反革命叛乱和协约国武装干涉的革命战争,捍卫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三年艰苦的内战结束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否依然适应苏俄以后的发展呢?请看下列材料。

  多媒体展示材料:

  材料一 ……最严重的事件是,作为彼得格勒门户的海军基地喀琅施塔得发生了反布尔什维克政府的兵变。这里的水兵大部分来自农村,十月革命中,曾作为布尔什维克党的支持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1921年初,他们出于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强烈不满,在基地举事,提出“没有布尔什维克的苏维埃”的口号,夺取了当地政府的权力。

  材料二 正是这次兵变使列宁认识到,共产党的农业经济政策存在重大错误,必须果断地根本扭转。列宁当时告诉党:“农民曾经不得不去挽救国家,无报酬地缴纳余粮,但是它现在已经经受不住这样的重担。”

  材料三 国内战争结束后,余粮收集制非但没有取消,反而强化了,1920~1921年度的粮食收购量却翻了一番,而农民获得的代价仅是一些贬值99.5%的“彩色纸片”。这种越来越严厉的无偿征购,农民已不堪忍受,农民的不满演变为农民暴动的事件。

  工人因生活条件的恶化也日益不满。1921年春,在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发生了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更为严重的是,2月28日发生了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他们抛出了“贸易自由”“拥护不要共产党人参加的苏维埃”。参加叛乱的水兵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的情绪反映了农民是何等的不满。

  分析材料得出结论:战时共产主义不再适应苏俄的发展,同时概括新经济政策的背景。

  问题情境4:概括新经济政策的背景。

  (板书)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

  学生依据材料归纳,教师总结:

  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

  (1)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加上自然灾害,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濒临崩溃。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严重,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模式在实践中遭到失败,俄共(布)需寻找新模式。

  问题情境5:概括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板书)2.内容

  合作探究:新经济政策是相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言的,这一政策“新”在何处呢?

  (1)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剩下的余粮归自己支配,可以拿到市场上交换所需物品,粮食税的数额比余粮征集制时的交粮数额大为减少。

  (2)解除了对大部分小型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将这些企业以出租的方式交给原来的业主经营,并允许私人开办小型企业。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允许国内外资本家投资开发,如授权美国商人哈默开采石棉,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3)重新重视货币的作用,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4)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按劳分配制。

  过程评价:同学们的概括非常全面,简单来说,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两大不同:①由否定商品货币关系到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②由单一的公有制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多媒体展示下表)

  问题情境6:探究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板书)3.实质

  合作探究:新经济政策是否要发展资本主义呢?

  自主学习:不是。

  合作探究:是的,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进而使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最终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

  问题情境7:新经济政策给俄国社会带来哪些好处呢?

  (板书)4.意义

  (1)粮食税政策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缓解了政府与农民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形势。

  (2)工业方面的措施调动了企业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工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有利于利用外资和技术设备。

  (3)允许自由贸易使农民获得了扩大再生产的资金,促进了商品流通。

  (4)按劳分配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的劳动热情,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合作探究:诚如同学们所说,新经济政策显示了巨大的优越性,它使苏俄(联)在短期内发生了巨变。到1925年,苏联的国民经济已基本恢复,社会秩序稳定,整个社会呈现出旺盛的生机与活力。这个结果说明了什么呢?

  (1)说明新经济政策适合苏俄(联)国情。

  (2)说明新经济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合作探究: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这一政策呢?

  自主学习:当然应该坚定不移地长期执行这一政策。

  合作探究:这是你的认识,它是不是俄共和后来苏联领导人的共识呢?

  自主学习:不是。

  (板书)三、“斯大林模式”

  问题情境8:“斯大林模式”形成的背景是什么?

  苏联的成立:

  (1)时间:1922年底。

  (2)组成: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南高加索。

  (3)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斯大林领导地位的确立:1924年1月,列宁逝世,斯大林领导地位确立。

  多媒体展示材料:

  我们所以采取新经济政策,就是因为它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当它不再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抛开。

  ——斯大林1929年12月的一次讲话

  合作探究:你怎么看待斯大林的这一观点?

  说明斯大林准备放弃新经济政策,而这一做法与后来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给苏联的经济、政治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问题情境9:什么是“斯大林模式”?

  过渡:“斯大林模式”是指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形成的经济、政治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其主要特点是高度集中,即政治集权、经济集中、思想集控,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但也存在致命不足。

  具体而言,要求学生依据教材填写下列表格:

  问题情境10: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教师提问: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苏联面临着怎样的形势?(由教师补充,同时多媒体展示)

  国际形势→虽然赢得三年战争的胜利,但仍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之中。

  政治形势→1922年苏联成立;列宁逝世后,斯大林上台,通过政治斗争逐渐巩固了自己的领导地位。

  经济形势→由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苏联经济迅速恢复,但总体而言其生产力水平仍相对落后,20世纪20年代末工业产值仍只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45%。

  历史传统、社会环境→沙皇俄国长期以来是一个农奴制国家,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后虽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仍存在大量的农奴制残余;从经济上讲是一个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落后的农业国;从政治上讲,长期处于沙皇专制统治之下,专制主义的意识形态根深蒂固,而且有着强烈的扩张欲望。

  思想环境→斯大林多次在国家问题上强调,“阶级的消灭,不是通过阶级斗争消灭的道路,而是经过阶级斗争加强的道路达到的”“只有最大限度地加强国家政权,才成彻底铲除垂死的阶级的残余”。

  个人因素→斯大林的个人性格与个人经历。?

  多媒体展示材料:

  列宁在其遗嘱中有关斯大林的叙述:“……斯大林同志当了总书记,掌握了无限的权力,但他能不能谨慎地使用这一权力,我没有把握。……斯大林同志太粗暴,这个缺点在我们中间,在我们共产党人的来往中是可以容忍的。但是在总书记的职位上是不可容忍的了。”

  “在十月革命前的革命生涯中,斯大林曾八次被捕,其中六次从流放地逃脱,又回到原地继续革命。……应当说,斯大林令人信服地展现了他非凡的意志力。……斯大林的思想,对人的主观能动性比较看重,对客观规律则尊重不够;对该做什么比较强调,对能做什么不够重视,这恐怕是造成斯大林理论思想中主观主义过多的原由之一。”

  在亿万人民的心目中,斯大林成为神话般的人间上帝,大家开始战战兢兢地念叨他的名字,他们相信:只有他一个人能够拯救苏维埃国家,使之不受侵略和解体。

  ——麦德维杰夫《让历史来审判》

  过程评价:由此可见,苏联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发展道路上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这一“斯大林模式”不是偶然的,可以说这是苏联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这一模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苏联当时相对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因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多媒体展示材料:

  合作探究:“斯大林模式”取得了哪些成就?

  (1)开辟了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2)迅速实现工业化。

  (3)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

  (4)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过程总结,当时资本主义世界正在爆发一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而苏联在“斯大林模式”下取得了如此大的经济成就,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多媒体展示材料:

  材料一 据统计,在苏联农村中,从1927年7月到1930年,牛减少了22%,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羊减少了26%。

  材料二 实现农业集体化以后,苏联政府采取提高工业品价格、降低农产品价格的办法,要农民为工业化提供资金……据统计……从农民手中拿走的粮食,约占其收获量的40%,而粮食收购价远低于生产成本。……“一五”计划期间,通过这些办法从农民手中得到的资金,在工业化资金中约占1/3。

  材料三 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合作探究:上述材料说明了“斯大林模式”存在些什么样的问题?会产生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师生互动,过程总结: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牺牲了广大农民的利益,挫伤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长期停滞不前。

  另外,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最终不利于苏联的可持续发展,后来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长期固定下来并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过程总结:虽然“斯大林模式”的功过并存,但我们也要注意到: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虽然空想社会主义者曾为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描绘了美好的设想,但那只是纸上的东西;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论证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但毕竟他们没有社会主义的实践。因此,在外部面临帝国主义国家包围的情况下,如何让社会主义生根发芽,应该说是摆在苏联人民面前的首要问题。因此,作为苏联最高领导人的斯大林,只能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去寻找依据,或者在实践中摸索前进,从而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和运行机制,即“斯大林模式”。因此,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的立场都是不科学的。我们通过学习,不仅要弄清楚“斯大林模式”的来龙去脉,更要看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更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坚定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共同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从挫折中逐渐走向发展。

  启示:社会主义建设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必须从实际出发,走符合国情的道路;改革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制度要通过不断改革来完善;任何经济制度都不可能一成不变,都应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不断改革适应。

  课后小结

  课堂小结

  十月革命的胜利宣告了苏俄的诞生。为巩固新生政权,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政策对击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新经济政策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但被俄共和后来的苏联领导人过早地终止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农业集体化运动的经济建设方针,开展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也存在着严重的失误,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日益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这种模式的日益僵化最终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课后习题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学业水平训练

  一、选择题

  1.1921年春,俄国一些地区发生饥荒,列宁和中央苏维埃命令宰杀一批马匹,把马肉分配给灾区农民,以便让他们渡过饥荒。可农民却喊出了“打倒列宁和马肉,恢复沙皇和猪肉”的口号,这表明( )

  A.农民从根本上反对苏维埃政府

  B.农民阶级愚昧落后思想觉悟不高

  C.农民要求恢复沙皇专制统治

  D.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

  2.据记载,当苏俄要实行某经济政策的消息被共产国际的各国代表得知时,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叹道:“晓得今天是这样,我们错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还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苏俄要实行的经济政策应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国家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5.《大国崛起》认为:“列宁时代,国家的经济政策具有相当的弹性;而斯大林则以强硬的手段加快了国家工业化的步伐。”据此判定列宁与斯大林的经济政策分别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政策

  C.新经济政策、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

  4.瞿秋白在1921年旅俄日记中写道:“一友人告诉我,俄国现在无物不集中,消费者都是以团体为单位,个人名义很难领到需要物品。……消费者凭劳动券领取,劳动券以工作高下为标准分为几等,每等可得若干,十日以前在消费公报登载。”这段材料显示了苏俄( )

  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情况

  B.实行新经济政策带来的新变化

  C.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场景

  D.扩大政治“公开性”的尝试

  5.2013年11月10日俄罗斯舆论研究中心公布的国家领导人的民心指数:“普京61%、梅德韦杰夫54%、勃列日涅夫39%、斯大林28%……”其中斯大林民心指数居于前几位的因素不包括( )

  A.使苏联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B.农业集体化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C.政局稳定,国力提髙

  D.领导苏联赢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6.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联的历史依次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战后年代。其中“剥夺年代”是指( )

  A.俄国十月革命时期

  B.“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C.新经济政策时期

  D.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时期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苏俄国内战争结朿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继续实行,造成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引起农民的不满,选D。

  2.B解析:由材料中的“苏俄”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来排除苏联时期实行的C项国家工业化政策和D项农业集体化政策。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外国革命者对此政策不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应该是对新经济政策中的利用资本主义的相关措施来发展生产不满。故选B项。

  3.C解析:“列宁时代,国家的经济政策具有相当的弹性”指的是“新经济政策”,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具有“弹性”,排除含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选项。

  4.A解析:解题关键是把握时间1921年以及材料中的“无物不集中”、“消费者凭劳动券领取”,符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故选择A项。

  5.B解析:轻工业和农业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一直未有大的改善和提高是斯大林体制长期存在的弊端,故B项说法错误。

  6,D解析:苏联的工业化是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来为工业化的发展筹集资金的,故符合题目中所说的“剥夺年代”。

  板书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高中历史教案 | 高一历史教案 | 高一历史教学计划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高中历史教案 | 高一历史教案 | 高一历史教学计划

  想了解更多高中教案网的资讯,请访问: 高中教案

本文来源:https://www.liuxue86.com/a/3019481.html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