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两会热点解读:建设文化强省要让老百姓“登台演主角”】
“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快培育文化产业”、“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文化发展改革”格外抢眼、引人关注。3月11日,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虞爱华在接受《人民日报》、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坚持惠民利民,始终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让老百姓有更多的文化获得感。
当今时代,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全体人民的热切愿望。近年来,安徽逐年加大文化发展投入,并通过打造品牌文化节日、持续推进文化下基层等活动,持续为群众的精神文化输送新鲜“营养”,以文化发展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极大地增强了城乡居民的文化获得感,取得了“精神力量与精品力作一并加强、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实现了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大步迈进。
有了文化繁荣才有全面小康。近日出台的安徽省《“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全省文化发展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落实好规划,必须坚定理想信念,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做好“顶层设计”,把文化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做好系统化布局、均等化投入和社会化“供给”,实现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同部署、同落实,当好党的声音的传播者。
建设文化强省,关键是增强全民文化创造活力。一方面,要坚持创新创造,运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媒体新平台,让“线下”的传统文化到“线上”来,建立“互联网+传统文化”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要挖掘本土优秀民族文化资源,搜罗民间草根文化人才和优秀文艺作品,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提供接地气、有人气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让地方文化“活起来、传下去、出精品”。此外,要搞好文化惠民与群众文化需求的“对接”,政府部门要及时转换“角色”,让人民多“点菜下单”,让群众多“登台演主角”,培养更多“民星”,把文化项目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群众满意不满意,是检验文化发展改革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推进文化发展改革,最终目的是让人民群众享有文化获得感之后,产生文化认同感和文化归属感,增强文化自信。因此,发展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必须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始终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切实把“送文化”和“种文化”结合起来,把文化发展改革与推进文化扶贫结合起来,补齐文化小康工作“短板”,以文化服务繁荣发展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以“烹小鲜”心态打造基层文化大餐,努力推动安徽与全国同步实现文化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