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改的第二年考试中,历史试题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和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要求。
试题围绕着三维目标,很好的将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机融为一体,尤其突出的考查了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对已有知识的运用能力。
1.从形式上看,题干通常都有情境,而且问题都比较直接。在学生阅读题干时,就可以了解到史实背景,这有利于考生作出正确的判断。这一形式不仅考查了学生的历史知识的储备情况,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知识迁移等能力。如第31题就可以通过阅读材料就可以了解判断出基本史实,31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的基本知识,题目提到1900年,从中我们可以结合我们所学的知识判断出基本的历史背景,进行正确的知识迁移,在此基础上正确的理解材料中提到的“规定”的正确意思,在结合选项,就可以选择出正确答案了。
2.从内容上看,突出主干知识,以主干的基础知识为起点,再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加大难度。在完成试卷的同时,大部分学生感觉到考题得内容都是我们所学的知识范围,但却都不简单,这就是起点低,落点高。如35题,35题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科学家,他们的理论我们也都非常熟悉,但题目要求我们找到他们理论的共同点,再看选项我们会发现我们不仅要从他们理论的本身内容来找,也要从理论的意义来找。如果我们能从宏观上把握科学发展的意义,这道题就可以选出正确答案了。
2011的历史高考题总体说来,突出考查学生能力,题目活、内容全。选择题都有新情境,非选择题也很开放,而且五大知识模块全部都有涉及。另外选择题成为了拉分题,选择题充分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拓展知识。
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要抓牢基础主干知识,适当拓展课外知识,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再加上良好的方法和答题技巧,这样才能拿到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