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关于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2000字精选

字典 |

2022-12-18 12:53

|

【 liuxue86.com - 小学教案 】

  谷穗越饱满就越低垂,学识越渊博就越谦逊。教案的编写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编写教案能通过预估学生的学习行为,确定教学目标,那么怎样写出一篇优秀的教案呢?以下是栏目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关于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带给大家。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

关于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篇1)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教学重点: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1.预习课文,理解词语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准备珍珠鸟一只。

  一.导入新课。

  1.哪些小朋友家里养了小动物?谁来说说你和家中的小动物是怎样相处的?

  2.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只珍珠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珍珠鸟》,你知道本文的作者是谁吗?(冯骥才)

  冯骥才既是作家,又是一个画家。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好象是一幅美丽的画。冯骥才也曾经养过鸟,他和鸟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朗读课文(表扬采用默读方式的学生)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质疑。

  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觉得有哪些地方不理解可以提出来。

  (为什么这只怕人的鸟能和作者相处得那么好?文章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四.根据导读交流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1.出示导读要求。

  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从哪里体现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2.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讨论研究。

  3.交流讨论。

  (1)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找出有关语句,仔细体会交流,指导朗读。

  (2)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3)从哪里体现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指导朗读。

  a.当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时,作者是怎样照料它们的?

  b.三个月后这一对珍珠鸟有了雏儿,作者对它更是疼爱有加,把它当作了一个活泼调皮的小孩,称它小家伙。快速默读课文,找找看,课文几次出现了小家伙,哪些字词体现了作者对这个小家伙的喜爱之情?

  (第一次:作者对它观察仔细,好肥。

  第二次:小鸟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胆子越来越大,而我不管它,不伤害它,微微一笑

  第三次:重点体会摸、啄。

  第四次:小鸟对作者非常信赖,把他的肩头当成最安全的地方。)

  4.课文读到此时,看了这张人鸟相依图,你有什么想法呢?是啊,作者此时的内心感受和我们是一样的: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5.你能举出生活中信赖创造美好的境界这样的例子来吗?

  五.作业。

  1.从以下题目中选择一个写一段话。

  (1)温暖舒适的巢(2)可爱的小红嘴(3)淘气的小家伙(4)人鸟相依图

  2.这篇文章一个自然段就是一幅画,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挑一个喜欢的自然段画下来。

关于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一是积累词语,感受语言艺术的丰富;二是知道同一意思可用两字词语和四字词语分别表达,体会语言艺术表达形式的多样性.

  2.知道”夸张”是民间文学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感受这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初步认识古文,感受中国古文化的魅力.

  4.告诉学生默读的方法,并在平时阅读中运用.

  5.用恰当的音量说话,能体现一个人的良好修养.

  6.学习的写法,让学上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

  教学时数:

  六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 你发现了什么

  1.先让学生自由读一读词语

  2.想一想, 你明白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3.请小组合作,让学生用形象的动作解释词语的意思

  4.请学生谈一谈自己发现了什么

  小结:这组词语虽然意思相近,但不是近意词,因为每组词语的字数不等.

  二.读一读, 说说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学生初读句子,感受三句话表达的意思.

  教师简单介绍”夸张”: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2.再读句子,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并提出疑问.(第一句和第三句分别使用缩小夸张和扩大夸张.第二句也使用了夸张,让我们知道了燕山原来有这么冷,让人难以想象)

  3.学生品句子,请说一说夸张的作用是什么?

  夸张的作用:

  A.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B.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C.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教师提醒应该注意的地方.

  A.夸张不是浮夸, 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

  B.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

  C.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 如科技说明文, 说理文章就很少使用夸张手法,以免歪曲事实.

  三.读一读,记一记

  1.激情导人.

  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

  ,古代许多贤人学士写了许多为人处世方面的警句,激励我们博爱广敬。

  2、学生自由诵读,注意读准字音.

  3、尝试理解:学生交流对这些名言警句的大致理解。

  第一句:一件事情不亲眼看见只光听说,而根据猜测判断,可以吗?

  第二句:亲眼看见才是真,传言未必是真.

  4.背诵名言.

  5、交流其他收集的以及老师推荐的,拓展积累.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

  6、鼓励学生课后将自己喜欢的读书名言制作成书签.

  第二课时

  一.读一读

  1.默读短文,读文章后知道了什么?

  学情预设(1)刚才不出声的阅读形式叫默读.

  (2)默读的方法是眼到,心到.

  (3)默读的习惯该如何养成?

  2.教师补充默读的方法

  二. 口语交际。

  (一)创设情境,激发口语交际的热情

  在学校图书室里,同学们在安静的看书,两位同学在一旁高谈阔论.你正在看书,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二) 合作讨论,丰富话题

  1.小组内交流.组织小组成员轮流发言,相互启发,提问,评价,推荐说得好的同学到班上交流.

  2.指名试说,教师点评.

  3.想一想,同学们在哪些场合要小声说话?

  4.全班交流.

  第三、四课时

  习作:《荒岛生存记》

  一.回顾原文,激发兴趣

  请学生将课外阅读的《格列佛游记》摘抄内容小组内讨论.

  二.课堂讨论,揭示规律

  你认为要写好此文,必须把握那几点?学生归纳,教师小结.

  (1)要结合荒岛的环境来写,让自己置身其中,当成格列拂写在荒岛上的种种经历.

  (2)想象要大胆,合理,假设的推测是有理有据,情节要生动有趣.

  (3)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要描述清楚,特别是在荒岛上遇到的困难的过程要重点写,几件事之间要注意详略得当.

  三、全班交流,由说到写

  1.小组推荐一位

  同学介绍,师生共评。

  请这些小组派代表上台发言,每个代表发言完毕,教师组织学生对代表的发言做适当的评价或补充。

  2.拟订提纲,起草。

  3.片断展示,组织评价

  教师请几位同学读出自己所描写的片断,然后说出自己是否满意自己的片断习作,为什么?其他同学要认真听,然后给与适当的评价和修改意见,同时,也要对自己的片断习作进行自我修改。

  4.独立撰写,完成写作

  师:同学们,你们已经成功的为你们的习作进行选材,并且还写出来精彩的片断。老师已经隐隐约约的看到你们笔下家庭中的趣事了。现在老师想看得更清楚一些,老师希望你们笔下的人物能够活灵活现的展现在读者的面前,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形象,好吗?就请大家拿起你们的笔,完成习作。

  第五、六课时(习作讲评)

  一、集体评改

  1.选择优秀习作,请习作者上台朗读展示。以“你欣赏这篇习作的哪些地方”或“这篇习作有什么地方值得你学习”“你对这篇习作还有什么建议”等引导语,引导学生展开互相评价;老师亦可指出写得好的地方和修改建议。

  2.投影或宣读一篇中等水平的习作。

  (1)说出这篇习作哪些地方写得好?

  (2)哪些地方要修改?

  (3)应该怎么改?

  二、同桌互改

  1.导语:根据刚才同学们的修改意见,同桌之间互相交换读习作,进行互相修改。

  学生互改,教师巡视,发现修改较好的例子。

  2.展示改得好的典型。

  (1)修改后的文章比原文好吗?

  (2)好在哪里?

  三、指导自改

  1.通过互改后,请学生归纳出修改这一类习作应注意的问题:

  (1)叙述过程是否具体,是否突出“趣”。

  (2)词语的使用是否恰当、生动?文章是否通顺?

  (3)文章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书写是否规范?

  2.学生自改。

  请每位同学根据大家总结的修改注意事项及老师、同学的修改意见,再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让家庭趣事能够更加活灵活现地展示在大家面前。

  四、总结课堂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不仅修改了自己的习作,还掌握了一些修改的方法,请大家牢牢记住这些方法,用以指导今后的习作,争取每次的习作都能更上一层楼。

关于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20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正确读写启示、剧烈、小心翼翼、操纵、跳跃、挣扎、距离、纽约、抉择、实践、获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4.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按事情发展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阅读,抓住主要内容,读懂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钓过鱼吗?能说一说当你钓到大鱼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吗?

  2.假如你好不容易钓到一条很大的鱼,别人却让你放回去,你会怎样想?怎样做?

  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节课我们学习钓鱼的启示。

  (二)感知全文

  1.自读全文,读准字音。

  2.指名学生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

  3.默读全文,想想我回忆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1~9节)得意急切哭出声乞求依依不舍

  4.简要理解(10~11节)写的是我从中得到的启示。

  (三)理解中心,总结扩展

  1.反复诵读第10节,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2.重点句: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

  (1)讨论:这鱼指的是什么

  (2)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是怎样做的?

  3.理解: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这句话。

  (四)布置作业

  把你遇到的与本文相类似的情况写成一篇小短文,或写这篇文章的读后感

  教案点评: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教师在设疑引题后明确学习目标:得到了什么启示,启示的含义以及从钓鱼中得到哪些启示?学生明确目标后运用已学过的边读边想的学习方法以及了解叙述的顺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知课文,理解我从中得到的启示。

  探究活动

  以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开一个研讨会。

  1、讲讲你在生活中遇到的类似《钓鱼的启示》中的事。

  2、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讨论:我们以后该怎么做?

关于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3个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海豚是怎样救人,为什么能够救人的。领会作者运用的表达方法。

  3、受到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1、从海豚救人的事件中,体会到海豚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动物。

  2、学习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方法。

  教学用具:教学平台。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在生活中,当人们遇到危险时,警察叔叔会救人;当发生火灾时,消防员叔叔会救人。可是同学们知道吗?在动物世界中,也有一些动物会救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动物救人的文章。

  2、学生齐读课题。

  3、同学们可能见过海豚精彩的表演,为它高超的本领所叹服。可你们知道吗?海豚还被称为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呢!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了解些什么?

  (1)海豚怎样救人?

  (2)想知道海豚救人的故事。

  (3)海豚为什么会救人?

  (4)想知道海豚是怎样的一种动物?

  4、过渡:课文的阅读提示中也提到了同学们想知道的一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2、检查读书情况(抽一小组读一个自然段)。

  3、再读课文,想想课文中哪些段落讲了海豚救人的故事?哪些段落讲海豚救人的原因?

  4、你们打算用怎样的学习方式来学习这篇课文?

  (记者采访、当介绍员、朗读、汇报资料、介绍小报等)

  5、学生分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自主、合作、探究)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刚才哪个小组的同学采用记者采访的形式学习课文的?出示幻灯。(一组)

  (汇报海豚怎样救人、为什么会救人。师生评价)

  2、我听说有的小组在课前合作办了一些小报,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两组)

  (介绍两份小报,师生评价,贴在黑板上)

  3、听了这两个小组同学的介绍,你们想看看这些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吗?(播放录像)刚才有一个小组是用介绍员向游客介绍的形式来学习的,下面我们就请他们结合这段录像给我们介绍,好不好?(一组)(师生评价)

  4、海豚这么棒,你们想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我们的海豚呢?请你们上台把这些词语板书出来。(7、8个学生)

  5、感情朗读58自然段。(播放录像)

  四、交流文章的表达方法。

  1、回忆《鲸》的表达方法。(幻灯出示句子,学生说出所用的表达方式)

  2、小组讨论:说说作者为了说明海豚救人,运用了哪些表达方法?

  3、提问交流。

  (举例叙述、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方法。)

  五、总结、扩展。

  1、除了课文中介绍的内容外,你还知道海豚的哪些知识?介绍给同学听。(学生展示搜集的资料:故事、习性、种类)

  2、学习本文后,你有什么想法?(爱护动物,保护环境)

  六、作业。

  练笔: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关于海豚的内容,写一篇《海豚的自述》。用上学过的一些表达方法。

关于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篇5)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唐代诗人吕岩的诗《牧童》。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教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五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牧童》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组第5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诗。本组教材以多彩的童年生活为专题展开,《牧童》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儿童晚归休憩图。全诗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生动的表达了牧童那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

  2.学情分析:

  那么,五年级学生对这首诗是一个怎样的认知情况?这首诗对他们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是什么呢?他们又想以怎样的方式来学习这首诗呢?

  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我在课前对学生做了这样的调查:

  1.你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这首诗么?

  2.你认为学习这首诗的时候需要进行单独的识字学习吗?

  3.你会背这首诗么?

  4.你能大概说出这首诗的意思吗?

  5.你能从诗中体会到诗人的情感吗?

  调查中我发现:80的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这首诗,95的学生认为不需要进行单独的识字学习,70的学生会背这首诗,能大概说出这首诗意思的占30,能从诗中体会到诗人情感的只有极少数。

  根据学生的实际,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课程标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二、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古诗,感知古诗大意。

  2.使学生体会到诗中画面的优美意境,并从中感悟到诗人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生活状态的向往。

  3.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妙。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体会到诗中画面的优美意境,并从中感悟到诗人对悠闲自在、安然自乐生活状态的向往。。

  三、说教学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所以教学本首诗,我准备采用诵读法、重点字词剖析法、情景教学法、设景想象教学法来展开教学。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来创设情境,体现快乐读美文,轻松学古诗的教学理念,并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四、说教学过程

  具体教学过程从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一)欣赏音乐,走进《牧童》。

  课前,我先播放一首欢快的《田园之歌》让学生欣赏,并这样引导:是呀,美妙的音乐能带给人愉快的心情。其实,能带给人快乐的事有很多,比如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学习我就感到很快乐,看到同学们端正的坐姿,甜美的微笑,我也很快乐。说说看,什么事使你感到快乐?小精灵儿童网站]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学生情趣高涨时,我顺势导入: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份快乐的心情走进唐代诗人吕岩的诗《牧童》。并板书课题:牧童

  这样,让教学在师生对话中展开,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课堂教学也因为学生的入情,而进入了积极的状态。

  (二)品读古诗,读出味道。

  诗词的美妙在于诵读。在指导学生诵读的过程中,我分这样三个层次进行:

  1.读正确。

  首先,我让学生初读整首诗,重点认读:铺、蓑、卧并指导写法。

  2.读出节奏。

  初读后,我告诉学生诗句本身就含有很强的音乐感,这就要求我们读的时候要注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

  3.读出内涵。

  在学生读出节奏的基础上,我这样引导:诗词言情,诗词言志,诗词很多时候是一首歌,是一幅画。我想知道,你从这首诗中读出了什么?

  (1)读出诗中所蕴含的画面。

  学生可能会说:我读出了诗中所蕴含的画面。我仿佛看到了草地、牧童、蓑衣、月光等,接着我引导学生想象景物的颜色和姿态,学生可能会说:

  ()的草()的笛声()的牧童()地躺着()的草场()的月光

  ()的晚风()的月夜

  如此,学生从单个词语入手,经过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使诗中的景、人、物变得鲜明生动起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连词成句,说出整首诗的意思,体现了学习的梯级,为下面的古诗理解降低了难度。

  (2)读出诗人愉快的心情

  为了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我追问,这是一个怎样的牧童?你能读出诗人什么心情?学生都能说出这是一个快乐,悠闲的小牧童。(板书:快乐悠闲)那么,你是怎么体会到作者愉快心情的呢?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牧童的快乐

  与悠闲呢?让学生品读诗句,从而发现景物描写最能反映作者的心情。原来,一切景语皆情语。此时,我适时适度的引导学生高兴地诵读这首诗。

  这个环节我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让学生边读边思考,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从而解决教学重点。

  (三)走进诗境,感悟诗情。

  在熟读古诗的基础上,我以你从诗的什么地方看到了这样快乐悠闲的牧童?一问,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引导。

  预设一:抓住铺想象画面,品味弄感受情趣。

  当学生说:从笛弄晚风三四声中看到了一个快乐的牧童时,我追问:是谁在吹笛子?在什么地方吹?此时,我适时播放音乐《牧笛笛子》,未见牧童,先闻其声,给了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从而真切地体会到了一个弄字所蕴含的情趣。

  接着,我运用画面再现情境,让学生感受牧场的辽阔,并对学生进行语言概括能力的训练:同学们,此刻你的眼前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诗中的哪一个词给了你这种平缓舒服的感觉?以此引领学生感受铺字用词的精妙。

  只有入境,才能悟情。本环节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运用画面与音乐再现情境,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

  美的画面,美的音乐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体验,使他们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得到了发展。

  预设二:想象卧月明,感悟诗中情。

  有的学生可能会说:从不脱蓑衣卧月明中感悟到了牧童的快乐与悠闲。我先出示课件:《牧童休憩图》给学生以感官上的体验,再引领学生回到诗句中,让学生找一找哪个词更能体现牧童的无拘无束?

  学生很快找到:不脱、卧这两个词。接着我引导学生体会:他为什么不脱蓑衣?他躺在一个怎样的地方?怎样躺?把卧换成坐或者立,行吗?这样,学生在交流中、反复品读中感悟到了牧童的无忧无虑与天真烂漫。

  这样,抓住重点字词品读品味,避免了古诗教学逐字逐句的串讲串问,突出了语文学科的特点,通过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让学生感[内容来于Y-Y_课-件_园]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妙,从而真正学有所获。

  接着,我挖掘教材的留白处,开启学生想象的闸门:(音乐响)躺在柔柔的草地上,闻着青草的芳香,望着天上的明月,享受着晚风的抚摸。此时此刻,假如你是这位躺在草地上的牧童,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在美妙的遐想中,学生融入诗境,走进牧童的内心世界,由此抒发情怀,发表见解。此时,学生化牧童为自己,化自己为牧童,与诗中人产生了情感的共鸣。

  (四)探作者心,窥别样情。

  读诗,不仅要读出诗中画,还要读出诗中人。这对学生而言是学习古诗的一个很好的导向,是从一个层次到另一个层次的深入。为了很好地解决这一教学难点,我这样引导:同学们,快乐的心情是相通的。眼前的一切不仅令牧童陶醉,令我们大家陶醉,也令诗人吕岩陶醉。其实,吕岩喜欢牧童,还有另外的原因呢。此时我出示诗人吕岩的资料。

  让学生了解到了诗人向往远离喧嚣、悠闲自乐生活的原因后,我创设意境,学生配乐吟诵古诗。与诗人展开心灵的对话。

  这不仅是教学回归到古诗的本体,更是学生情感的回归与升华。进而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五)拓展延伸,背诵积累。

  学习古诗,就是要让学生在欣赏古诗的同时爱上古诗,所以在学生意犹未尽情犹未止时,我出示了一组以儿童生活为体裁的诗句让学生赏析。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桑茶坑道中

  宋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荫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诗句赏析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

  将本课的古诗辐射到其余相关诗句,真正做到课内外学习的有机融合。

  至此,我顺利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中,我努力寻找人文精神与语言训练的契合点,通过各种形式的阅读训练,将学生带到情境中去感悟、去体验、去探究。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语文课堂中进行学习,体现了我创建和谐课堂的教学思想。

  五、说板书设计

  最后,说一下我的板书。这节课我设计的板书力求简洁明快,一目了然。快乐、悠闲二字彰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是教学内容的精华体现,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点睛之笔。

  附板书:

  牧童

  吕岩

  快乐悠闲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感谢您的聆听,欢迎批评指正。_

关于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篇6)

  【教材简析】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文章记述了史学家谈迁两次创作明史巨著《国榷》的经过,突出表现了谈迁在《国榷》被盗后,面对厄运,抱定信念,矢志不渝的人物形象,将谈迁治学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定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中,人物丰富而复杂的心理活动更使谈迁这一人物形象有血有肉,真实可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品读文字,感悟其丰富的内涵,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的道理。

  【教学重点】 通过课文具体语言文字的朗读品悟,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学习他矢志不渝的精神。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的道理。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感悟,理解课文第四节,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的道理。

  【教学时间】二教时

  第一教时

  一、理解课题,导入新课

  1、师生共写课题,提示:端端正正写字

  2、教师设问:什么叫“厄运”?在课文中指什么事?谈迁被厄运打倒了吗?为什么没有被打倒?(相机理解打不垮、信念)

  3、指名读题

  二、自学探究,交流展示

  1、引导学生围绕学案自读课文,并四人一小组合作探究,教师行间导学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⑴、引导学生选择最受感动的一节读课文,导读课文第二、三节,指导学生读通顺,读正确,尝试读出感情,相机理解“家徒四壁、一袭破衫、奋笔疾书”等词语,引导用自己的话概括每节大意

  (预设举例:“疾”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疾病;②痛苦;③痛恨;④快,疾速。“积劳成疾”的“疾”应选第 种解释;“嫉恶如仇”的“疾”应选第 种解释;“奋笔疾书的“疾”应选第 种解释。”引导学生学会根据词语和句子的意思选择合适的义项)

  ⑵、导读第一节

  设问:一篇好文章的开头,像凤凰的头一样的优美、精彩,所以有“凤头”一说,谁喜欢第一节?

  读第一节,相机正音“浙江、国榷”,说说第一节写了什么?

  ⑶、导读第四节

  设问:好文章的结尾往往又像豹的尾巴一样有力度、响亮有力,因此又有“豹尾”的说法——反复齐读第四节

  3、交流学案第四题

  ⑴、谈迁写的《国榷》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⑵、谈迁是谁,说说你对他的了解。

  ⑶、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几句话概括。(不超过30字),通过引导,逐步让学生用最少的字概括课文内容。(预设:谈迁矢志不渝著《国榷》)

  4、指导写字

  ⑴、出示生字 浙 迁 博 抄 锁 挣 诞

  ⑵、教师范写 博 诞

  ⑶、学生完成课后第一题

  三、质疑问难

  初读了课文,你有那些不理解或想知道的问题,提出来。(引导完善学案第五题)

  四、课堂小结

关于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篇7)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的少的高贵品质.

  2、练习概括课文中心思想.

  3、学习本课生字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段与段之间内容上的联系,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体会伯父说的含义深刻的话语。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生字新词。

  2、了解鲁迅其人。

  3、了解人们对鲁迅的怀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2、介绍作者.

  作者是周晔,鲁迅先生的侄女.本文是周晔在鲁迅先生逝世九周年也就是1945年写的回忆文章,记录了鲁迅晚年的几件事.

  3、看题目,为什么作者称了伯父还称先生

  伯父点明了作者和鲁迅的特殊亲属关系.

  先生则是全社会对鲁迅的敬称.这两者并列,使之既是具对亲属怀念,又是对鲁迅崇敬的感情.

  二、逐段阅读课文,讲讲每段的段意,并加小标题.

  深切的怀念第一段:鲁迅先生逝世后,人们沉痛地悼念他.

  谈论《水浒传》第二段:鲁迅先生教育我认真读书.

  笑谈碰壁第三段:鲁迅先生以碰壁为比喻抨击旧社会.

  救助车夫第四段: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车夫.

  关心女佣第五段:鲁迅先生关心女佣阿三.

  三、读第一段,思考并讨论.

  1、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参加追悼念的人多;②送来的花圈挽联多;③送花圈挽联的有各种各样的人.)

  2、什么事使我惊异

  (看到伯父受到这么多的人的崇敬和爱戴,感到伯父跟一般人的伯父不一样,是一位深受人们爱戴的伯父的事.)

  3、小结:这段讲了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引起了我的深思,更激起我对伯父的怀念.

  四、学习第二段,讨论.

  1、我是怎样读《水浒传》,结果如何

  囫囵吞枣什么意思伯父问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乱说一气.张冠李戴什么意思

  2、伯父听了我的回答,怎么说伯父的年纪比我大,为什么记性反而比我好呢

  (鲁迅先生之所以记性好,是因为他读书,而我并不是记性差,主要是读书马马虎虎)

  马马虎虎(反义词)认认真真

  3、为什么我听了伯父的话会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还难受

  (伯父年纪这么大学习还非常认真,对学过的知识记得牢,自己与伯父对比,学习太马虎了,找到了自己的差距,同时也认识到伯父的话是对自己学习态度婉转的批评,所以)

  4、临走的时候鲁迅为什么送作者两本书

  (勉励作者要认真读书)

  5、这个小故事反映了鲁迅先生什么品质

  小结:这个小故事讲鲁迅跟我谈《水浒传》从中启发教育我要读书,反应了(对待学习认真严肃,关心下一代)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

  3、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三段,思考并讨论.

  1、什么叫恍然大悟我当时有没有真的恍然大悟从哪里看出来

  (作者年轻小,不鲁迅先生话的含义)

  2、在座的人为什么哈哈大笑

  (作者天真无知,把伯父的话错了,在座的人为她天真,幼稚的解说而感支好笑)

  3、引导学生理解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四周黑洞洞的是说旧社会的黑暗;容易碰壁说明革命者随时都会遭到迫害.鲁迅先生在旧社会经常碰壁,说明受迫害.鲁迅先生在旧社会经常碰壁,说明受迫害很深.这个句子用反问和比喻的手法,既真实生活在反映了旧社会人民没有丝毫的自由,革命者外外遭受迫害的社会现实,又表现了鲁迅先生幽默的性格和勇于跟黑暗势力进行斗争,不怕挫折的乐面主义精神.)

  4、作者回忆了这个小故事是想说明什么

  二、学习第四段,讨论:

  1、画出描写车夫伤势严重的句子,读一读,并议一议,这么冷的天,那位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坐在地上呻吟,车子扔在一边、两只手、地上淌着一滩血、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车夫家里穷,连一双鞋都买不起.天气那么冷还在拉车,说明他要拼命挣钱养家糊口.车夫的处境的旧社会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一个缩影)

  2、伯父他们是怎样救助车夫的找出一系列不示动作的词.这些词表示鲁迅什么感情

  (扶上、蹲着、半跪着、夹出、洗、敷上、扎好、掏出、给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关怀)

  3、事后鲁迅先生为什么脸变得那么严肃、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脸变得严肃是因为想到车夫在那样严寒的天气里还光着脚拉车,受了伤也没钱治,这是黑暗的旧社会造成的.他无法控制自己对旧社会憎恶的思想感情.吧一口气是对在旧社会苦难中挣扎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给劳动人民造成如此痛苦的黑暗社会的憎恨.)

  4、小结:这个故事讲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受伤车夫,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深切同情和对旧社会的憎恨.

  三、学习第五段.

  1、鲁迅先生是怎样关心女佣阿三的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2、齐读最后一小节,这一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既是对开头照应,又是全文中心句,点明中心作用)

  作业设计:

  一、抄词.

  追悼正月爱抚逝世搞不清楚张冠李戴

  愉快碰壁微弱咳嗽饱经风霜

  二、把词语补充完整.

  张()李()囫囵()()()然大()三()半()

  ()经风()()声()哭难以()受接连不()

  三、阅读句子并作答.

  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⑴文中这句话指:___________________

  ⑵这句话表面在夸自己,实际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这句话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从此以后,我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⑸我听了这句话,为什么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2、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⑴四周围黑洞洞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⑵碰壁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这句话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这句是_____句,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这段话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来扎好绷带.

  ⑴这片段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本段中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七个动作词.

  ⑶这段话说明鲁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篇写__的文章.通过作者回忆的四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鲁迅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关于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篇8)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画面的能力,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过程

  第一学时

  (一)学习《枫桥夜泊》。

  1、借助拼音自读。

  2、同座互读。

  3、指名试读,正音。

  4、在朗读的基础上,结合插图整体感受诗中的画面和意境。(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

  5、借助注释,弄懂诗句的意思。(首句写了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三种有密切关联的景象。上弦月升起得早,到月落时大约天将晓,树上的栖鸟也在黎明时分发出啼鸣,秋天夜晚的霜透着浸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船,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正弥漫着满天霜花。第二句写诗人一夜伴着江枫和渔火未眠的情景。渔火,即渔船上的灯,江边的枫树,江面的渔火一静一动,一暗一明构成一幅幽美的江中夜景,带着旅愁的诗人一夜未眠。前两句写了六种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及泊船上的一夜未眠的客人。后两句只写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的钟声传到船上的情景。)

  6、为什么诗人一夜未眠呢前两句是诗人看到的,后两句是诗人听到的,在静夜中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悠远的钟声,一夜未眠的诗人有何感受呢(游子面对霜夜江枫渔火,萦绕起缕缕轻愁。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7、这首诗采用倒叙的写法,先写拂晓时景物,然后追忆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钟声,全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8、朗读时,可按下列节拍进行: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前两句朗读时要略带感伤语调,语速要慢。姑苏城外寒山寺要稍快,要有惊奇之感。最后一句读得凄凉而悠长。朗读时要想象诗中景象,体会诗中意境。

  9、背一背(或搜集)夜晚思念(或感伤)的古诗。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春晓:春天的早晨。晓:天亮。不觉晓:不知不觉地天亮了。闻:听。闻啼鸟:听见鸟叫。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静夜思:在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疑:怀疑,以为。举头:抬头。

  泊船瓜洲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泊:停船靠岸。瓜洲:在现在江苏省长江北岸,扬州市南面。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的江苏省镇江市。钟山:现在南京市的紫金山。数重:几层。绿:吹绿了。还:指的是回到紫金山下的家里。

  (二)学习《别董大》

  1、简介。《别董大》是高适漫游时写的送别诗,原题有两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二首。作者送别的朋友董大名叫董庭兰。董庭兰是玄宗时代的著名琴手,曾经得到宰相房的赏识和宠信。据说董庭兰善古琴,当时盛行胡乐,董氏受到冷落,高适送别他,可能也正是诗人失意的时候。

  2、按上面方法自学。

  (诗中一二两句写景。千里黄云蔽空,日落时天色昏黄,这暗示了董大的失意境遇。北风吹刮着大雁,大雪纷飞,写雪中的景致,同时也是隐喻董大即将分手远行。日暮黄昏,且又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在此情此景中送别友人,作者难免有凄凉悲苦之感。三四句是作者的劝勉,作者劝故人不要忧愁前面没有知己,天下哪个人不赏识你呢要相信天下有知己,前路有光明的远景。作者没有承接前两句抒发悲苦的情调,而是表现昂扬的精神,豪壮的气概。这同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诗有相似之处,后两句比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更具一种豪杰气概。)

  3、朗读时,可按下面节拍进行: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前两句景物描写朗读时语速较慢,要有凄凉之情,空旷之感。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两句要读出慷慨大度的气势。

  4、背一背(或搜集)类似表达友情(或送行)的古诗。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芙容楼: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辛渐:作者的一位朋友。寒雨连江:润州在长江边。这句是说,夜里长江上下了寒雨。吴:春秋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吴。平明:清晨。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楚山。洛阳:今河南洛阳,是辛渐所去的地方。冰心:比喻心的纯洁。玉壶:冰在玉壶之中,进一步比喻人的清廉正直。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元二: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使:出使。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库车附近。渭城: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朝雨:早晨下的雨。浥(y):湿。客舍:旅店。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汪伦: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这首诗就是赠给他的。踏歌: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广陵:即扬州。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烟花:指艳丽的春景。尽:消失。唯见:只见。天际:天边。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离离:繁盛的样子。原:原野。荣:繁盛。远芳侵古道:伸向远方的一片野草,侵占了古老的道路。远芳:牵连一片的草。晴翠接荒城:在晴天,一片绿色连接着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两句借用《楚辞》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典故。王孙:贵族。这里指的是自己的朋友。萋萋:草盛的样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忆:想念。山东: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异乡:他乡、外乡。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逢:遇。倍:格外。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茱萸(zhū y ):一种香草。古时重阳节人们插戴茱萸,据说可以避邪。

  第二学时

  1、简介:《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大约是长庆二年(公元8xx年)白居易赴杭州任刺史途中写的。通过一时一物的吟咏,在一笑一吟中能够真率自然地表现内心深处的情思,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2、运用上面的学习方法自学。

  (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前两句写夕阳照耀下的江水。夕阳从地平线上平铺水中,江面上形成了一半碧绿一半红的景观。铺字用得非常恰当。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过来的,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

  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诗人流连忘返,直到新月升起,凉露下降的时候,眼前呈现出一片更为美好的境界。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多么像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真珠。一弯新月初升,如同在碧蓝的天幕上,悬挂了一张精巧的弓。由此诗人在第三句对这种景象进行了赞美:可爱的九月初三的夜啊!

  诗人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多么和谐、宁静的意境,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

  3、读这首诗时,应想象诗中所描写的优美景色,四句出现两幅画面,在想象画面的基础上记住诗句。(画图)

  4、朗读这首诗时,可按下面节拍朗读: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一道残阳铺水中要读得平缓、轻柔;瑟瑟和红要拉长语调,显示颜色的奇特;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则要读出赞美喜爱之情。

  5、背一背(搜集)描写傍晚或夜景的古诗。

  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释]鹿柴:地名。柴,一作寨。行军时在山上扎营,立木为区落,叫柴;别墅有篱落的,也叫柴。空:诗中为空寂、幽静之意。但:只。返景:夕阳返照的光。景,日光。

  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山行:在山里走。寒山:深秋时节的山。径:小路。坐:因为、由于。于:比。

  乐游原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注释] 乐游原:在长安城南。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乐游原。登上它可望长安城。不适:不悦,不快。

  塞下曲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注释]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月黑:没有月光。单于(chn y ):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遁:逃走。将:率领。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逐:追赶。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注释]乃:就。发生:催发植物生长。潜:暗暗地,悄悄地。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径:乡下的小路。花重: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想了解更多小学教案网的资讯,请访问: 小学教案

本文来源:https://www.liuxue86.com/a/4475074.html
延伸阅读
要想充分的改善课堂气氛,让学生们能够充分的完成自主学习过程,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离不开教案。及时更新教案能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的策略与方法,编写一篇优秀的教案,你需要做到这几点由此
2022-12-18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作为教师必须在课前准备好教案,教案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如何才能写出一篇完美的教案呢?为此,出国留学网小编特意呈上“长春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希望能帮助到
2022-12-18
一位优秀的教师要懂得因材施教。在每节课开始前,教师都要准备一份教案。新颖的教案设计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一篇课堂教案要如何去撰写呢?以下是由出国留学网为大家整理的“最新小学
2022-12-18
怎样的老师造就了怎样的学生。准备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流程要求。教案能使老师上课得心应手,大家是否在为编写教案而犯愁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最新小学品德教案”,可能你会喜欢,欢迎分享。
2022-12-18
最新小学数学位置的教案【篇1】教学内容:课本第15页例1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例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初步认识确定位置的重要性。2、掌握平面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的
2022-12-18
教师为了更好地教学,一般都会为自己准备一份教案,这样就可以梳理好自己的思路。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篇一:
2022-04-06
教师的责任不在现在,而在未来。上课之前教师需要精心准备好教案。备课写教案可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你对于写教案有什么困惑吗?也许下面的“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正
2022-11-30
语文是我们日常积累的过程,但是课堂上的时间更加珍贵,老师讲授的知识用心准备过的哦!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模板2021”,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1-03-09
在教学的过程中,每个学期都会需要用到教案,那你准备好你的教案了吗?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实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人教版小学
2022-03-16
《桂花雨》这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课文,记录了作者美好的童年生活。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桂花雨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桂花雨五
2022-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