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编如下:
随着海外市场对日本经济的支持作用越来越大,将眼光投向海外投资事业的日本企业也越来越多,招聘新人的标准也益发偏向国际化。
2011年11月~2012年3月之间,日本某调查公司针对海外投资企业在日本本国大学生与在日中国留学生中间开展了一项精神健康调查。调查的标准由精神科医生监修,从专家们分别在“全球沟通能力”、“身体健康程度”、“精神健康程度”、“适应环境灵活性”、“心理恢复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中国留学生的海外工作适应能力比日本大学生强。
进入2012年以来,日本企业更加强了员工的国际化培养和对新人的国际化要求,将以往主要面向中国留学生的招聘范畴扩大到包括印度和东南亚在内,更广阔的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生群,中国留学生失去了“独大”的位置。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留学生在日本企业眼中“失宠”。
应该看到,与日本本国留学生相比较,中国留学生首先已经是身处异国他乡,独立生活、打工兼职对中国留学生的个人能力都起到不小的催长作用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能够生存下来是最基本的问题,而这一点是已经越来越不想走出国门的日本本国学生不能比拟的。
其次,从整体而言,中国留学生身上有着日本大学生缺乏的活力和昂扬的竞争意志,给日本社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少教过中国留学生的日本教授都对中国学生的刻苦努力和活泼向上的性格印象颇深,相比这一点,日本学生则显出呆板、固守,缺乏竞争向上的心态,甚至映射到日本社会也呈现出发展乏力的疲态。
此外,就是中国留学生的应试能力,毋庸置疑地高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学生。只要是努力学习了,中国学生的成绩往往都名列前茅。这一点在完全不了解应聘新人的企业眼中,无疑也是一个加分项,起码表现出学生的刻苦程度和踏实的心态。
但还应该看到,仅仅有这几项优点,中国留学生仍旧无法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稳操胜券。因此,善于调整自己,发挥优势,才能够使留学生活的催化剂作用发挥出来。
既然已经走出国门,就意味已经将自己纳入了国际化的轨道,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就要随着自己所处的不同环境做出调整。中国国内的教育是应试教育,这也培养了中国留学生能考、会考的特点,“死读书”、“读死书”的情况在中国留学生中仍不鲜见,在日后写研究论文时,就显现出中国留学生利用资料、搜寻资料以及分析重组资料的能力劣于其他国家的留学生。而这一点,也正是现今国际化企业对学习型人才提出的一项基本能力。
其次,中国留学生的社会融合还不具备国际化的概念。或许是由于语言沟通能力相对较弱的缘故,很多中国留学生与当地市民社会融合度较差。闲来无事,不少中国学生宁可躲在自己的蜗居里看盘、上网打游戏、聊天。与之相比,日本的学生可就忙多了,有参加不完的社团活动、交不完的朋友,还有各种各样的修学旅行。作为已经身处国际化竞争大潮中的留学生,国际化的社交理念正应该是在留学时代建立起来的。
不少中国学生对自己的未来都做了美好的憧憬,希望毕业后能够继续留在日本工作7到10年。但日本企业日益向海外发展,对于留学生的个人技能也有了水涨船高的要求。语言已经不再是单一的敲门砖。企业对于留学生的知识面、涉猎新知识的能力都非常看重。这就给那些抱着“好歹先搞个语言过关”念头,又想毕业后继续留在日本工作的留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调整学习目标成为留学生的当务之急。(记者张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