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每课要点--23韩愈短文两篇
之一
关于“说”: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十分灵活,很讲究文采,跟现在的杂文大致相似。本篇选自《昌黎先生集》中的《杂说》。《杂说》共四篇,这是第四篇,题目是后人加的。这篇文章不足二百字,以古代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为喻,对封建统治者摧残、埋没人才的现象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表达了强烈的愤慨。全文文气畅达,波澜回转,给人以缩千里于咫尺的感觉。
关于作者:
韩愈,是唐代文学家,他的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他青年时代就颇有抱负和才干。他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后几经贬、升,他对官场的腐败,特别是压制人才,有切身的体会,他联系当时统治阶级压制人才的情况和自身大材小用、屈居下位的处境,写了这篇文章。
关于“伯乐”:
“伯乐”,古时相传本为天上的星座,掌管天马。春秋时孙阳因为善相马,所以也称伯乐。他对马的特征有研究,认为求良马不难,求天下之马难。相马贵以神遇,不以目见。
学习课文,使用工具书,参看注释,认真阅读课文,熟悉课文的内容。
思考:
1、这是一篇寓言性杂文。文中“千里马”指什么?“伯乐”指什么?
文中的“千里马”指封建社会那些被埋没、遭摧残的怀才不遇的贤能志士。“伯乐”指的是能识别人才,让人才发挥作用的封建统治者。
2、本文是怎样围绕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一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
文章第1段第①句指出了“伯乐”的重要,第②句提出论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第③句因“伯乐不常有”,“名马”或死或辱,遭遇悲惨。第2段紧承第1段,因“伯乐不常有”,“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所以千里马“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第3段,紧承第1段,因“伯乐不常见”,所以不能正确对待千里马,反而说“天下无马”,再一次强调了伯乐的重要,“伯乐不常有”的可悲。
3、如何理解“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这是不识千里马的关键,不按千里马的规格来喂养千里马,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吗?这一句充满委屈之情和愤激不平之气,把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人才和摧残人才的谴责表达得极为强烈,酣畅淋漓。
4、作者为什么要写“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这句话?它有什么深刻含义?
这句话一方面为下面围绕“食”字抨击统治者的无知和低能;另一方面表达了作者的见解。作者认为统治者应当善于识别人才,对有才能的人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使他们能充分地施展自己才干。作者把统治者比作“食马者”,正是为了抨击摧残人才的现象,阐述人才被埋没的原因。
深入探求:
在文中,作者强调千里马与常马的不同,主张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你同意吗?为什么?
(此题旨在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言之有理即可)
积累:
1、通假字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祗,通“只”,只是。
食马者 食,通“饲”喂。
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显露。
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通“才”,才能,才干。
其真无马邪 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2、一词多义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马食也 (sì)饲养。
┝ 一食或尽粟一石 (shí)吃。
│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shí)吃。
┕ 食之不能尽其材 (sì)饲养。
┍ 安求其能千里也 (代千里马)
┕ 其真无马邪 (句中语气词。表示揣测、反问、期望或命令。)
之二
(二)《马说》
1. 作家作品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南阳(现在河南南阳县)人,唐代著名文学家。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韩氏先人原是昌黎(今属河北)的大族,因而他常常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他的作品集叫做《昌黎先生集》他多次被贬官降职,很受压抑。他的散文创作实践也体现了这种精神。他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散文家之一。
韩愈所处的中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激烈,许多中下层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都怀才不遇。韩愈本人遭遇也是这样,因此他对埋没人才不但不满,而且加以揭露和抨击。本文便是他这类作品中的名篇之一。
2. 文体介绍: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看法,写法灵活,奇巧而言辩,与现代杂文大体相似。《爱莲说》: 莲——人(托物言志);
《马说》:马——人(托物寓意)。
3. 文言词语:
(1)通假字:祗同只; 食同饲;见同现;邪同耶;材同才。
(2)重点实词:
故:因此。
虽:即使。
等:等同,一样。
安:怎么。
策:策之不以其道 用作动词,鞭策,驱使。
执策而临之 名词,马鞭。
道:原则,方法。
通:通晓。
临:面对。
是:这。
或:有时。
(3)虚词:
而:A、转接 可以译为“却,可是”。如: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B、顺接 可以不译。如:执策而临之。
之:A、结构助词“的” 。如: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代词,代人或物。如:策之不以其道。
C、无意义,句中停顿。如: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帮助构成倒装,无意义。如:马之千里者。
其:A、代词,代人或物。如:安求其能千里也。
B、代词,他的,它的。如:策之不以其道。
C、反问语气词 难道。如: 其真无马邪?
D、推测语气词 恐怕。 如: 其真不知马也。
以:A、介词 用。如:不以千里称也 。
B、介词,按照。如:策之不以其道。
也:A、肯定语气。如: 不以千里称也。
B、反问语气。 如:安求其能千里也?
C、推测语气。如:其真不知马也。
4. 结构:
第1段,无识马者则名马无名(写世有伯乐的重要性)。
提出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第2段,无识马者则千里马无法日行千里(写世无伯乐的危害)。
第3段,妄言无千里马者恰是不识千里马者(对当世无人识马的慨叹)。
结论:其真不知马也。
由此可见,本文采用的是递进式结构,逻辑性极强。
5. 中心思想:
本文围绕着有马还是没有马的问题反复论述,慨叹世无伯乐致使千里马陷于不幸遭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没人才,并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
6. 写作特点:
本文托物寓意,通篇说马,通篇喻人。先从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落笔,鲜明地提出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接着以名马的不幸遭遇说明有千里马没有伯乐还是等于没有千里马。再以喂马的不得法进一步论证了论点,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最后用排比句有力地概述了不知马者的表现,归结到实质是不识马这个要害上来。不识马才会妄说无马,识马就有马。文章反复论述,层层深入,短小精悍,波澜起伏,耐人寻味。
之三
《韩愈短文两篇》
马说
(一)教学重点
1. 疏通文意,理解文章蕴含的寓意。
2. 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及句式结构。
(二)释题及作者简介
1.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近。
2.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有《昌黎先生文集》。
(三)分析课文
1. 分析课文第—段。
(1)重点难懂的词语:
实词:千里马——日行千里的马,本文指人才。
伯乐——擅长相马之人,本文指识别人才的人。
辱——辱没。
骈——一同。
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
称——著称。
虚词:而——表转折,但是。
故——因此。
之——结构助词,的。
以——凭借。
虽——即使。
(2)翻译: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会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3)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明确: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
(4)是不是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呢
明确:是,强调伯乐能识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千里马就会被埋没。
2. 分析第二段。
(1)重点难懂的词语:
实词:一食——吃一顿
食马者——通“饲”,喂
才美——才能,美好的素质
外见——表现在外面,“见”通“现”
等——等同,一样
常——普通的
虚词:或——有时
其——代“千里马”
是——这种,作代词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能够
千里之能——能力
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
安——怎么
(2)翻译: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或许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3)第二段说明了什么
明确:分析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进一步说明,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无法施展才华。
(4)文中哪些句子可以体现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
明确:“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3. 分析第三段。
(1)重点难懂的词语:
实词:策之——用鞭子打
执策——马鞭子
道——方法,正确的方法。
尽——竭尽 材——通“才”,才能
鸣——呜叫 通——通晓
执——拿着 临——面对 知——识别,了解
虚词:策之——作代词,代千里马
以——按照
鸣之——助词,、无意义。
(2)翻译:
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3)第三段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不是天下无千里马,而是不识马。
(4)本段中通过哪些语言来体现食马者的浅薄愚妄
明确:“策之不以其道……天下无马”
(5)本段中哪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
明确:“其真不知马也”这个结句,点明了中心。
4. 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
明确: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
5. 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
明确: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6. 本文中“伯乐”“千里马”各比喻了什么样的人
明确:伯乐即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即人才。
(四)写作特点
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的命运来比喻人才的命运,文章采用反问、设问、排比等手法,反复论述,层层深入,耐人寻味。
中考政策 | 中考状元 | 中考饮食 | 中考备考辅导 | 中考复习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