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在即,我们虽然不讲究题海战术,但至少要做3至5套真题或者是模拟题,来熟悉出题点,把握考试时间,锻炼自己的答题技巧等等。出国留学网公务员频道(www.liuxue86.com/gongwuyuan)为大家准备了很多的专项训练以及实战模拟,只要你每天跟随我们的脚步,你一定会看见你的进步!
一、把握语境——对应分析法
一、把握语境——对应分析法
每个词语都有其特定的用语环境,我们俗称为语境。每一个材料中反映出来的语境体现了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选词填空的备选项往往代表着不同倾向的情绪、态度等,如何把握作者或人物的情绪倾向,选择与之相符的词语,则可采用对应分析法。
对应,顾名思义就是呼应。对应分析法就是分析题干中词语与词语间的呼应关系来提供解题思路的方法。我们将对应分析分为正对应和逆对应,下面将从这两个方面对这一方法进行阐述。
(一)正对应
正对应是指题干中的一些词句与答案意思相近或反复,共同构成一个义场,通过这种方式加强了材料的语气,更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意思。常见的正对应主要包括概括关系、解释关系和顺承关系。
【例题】
胡蜂在本能的作用下 地营造自己的生活、生育中心,它的巢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纸房子。蔡伦如果在改进造纸术之前目睹过胡蜂的建筑过程而受到启发,无疑便是世界上最早的仿生学家了。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独具匠心 B.自然而然 C.兢兢业业 D.无师自通
【答案】D。
A.独具匠心 B.自然而然 C.兢兢业业 D.无师自通
【答案】D。
【技巧点拨】题干中的“本能”与第一空构成解释关系,说明胡蜂无意识的筑巢行为。A、C两项没有突出胡蜂的无意识,很明显不符合上面的对应关系。第二句意在说明胡蜂高超的筑巢技巧,而 “自然而然”则不能突出这一点,故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二)逆对应
逆对应是指题干中一些词句间的内涵有相反或者对比的关系,通过对比加强了材料的语气,更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意思。逆对应通常有相反或者背离两种情况。逆对应关系中通常有一些否定词作为提示信息。
【例题】
“笼屉”作为寻常百姓家必备的炊具,从来没有登上过大雅之堂。据说最 的待遇是在旧社会曾用笼屉作为饭店门口的幌子,食客们只要一看到门口悬挂的笼屉层数,就知道饭店的档次。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优厚 B.体面 C.优惠 D.特殊
【答案】B。
“笼屉”作为寻常百姓家必备的炊具,从来没有登上过大雅之堂。据说最 的待遇是在旧社会曾用笼屉作为饭店门口的幌子,食客们只要一看到门口悬挂的笼屉层数,就知道饭店的档次。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优厚 B.体面 C.优惠 D.特殊
【答案】B。
【技巧点拨】“从来没有登上过大雅之堂”与“最 的待遇”构成反义关系,很显然“体面”最合句意,即B为正确答案。题干中“从来没有”这一否定词提示了语境中的逆对应关系。
【例题】
很多大学生希望毕业后找到一份工作,稳步发展,可是也有许多人不愿 。他们有相对稳定的家庭背景,有工作能力,却在寻找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按部就班 B.墨守成规 C.人云亦云 D.步人后尘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按部就班 B.墨守成规 C.人云亦云 D.步人后尘
【答案】A。
【技巧点拨】由语段中的提示词“不愿”可初步确定题干中存在逆对应关系。“毕业后找到一份工作,稳步发展”与“不愿 ”构成背离关系。另外“墨守成规”、“人云亦云”、“步人后尘”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但对应关系中前者没有明显的感情倾向,排除。“按部就班”为中性词,故当选,即正确答案为A。
二、词语辨析——语义分析法
近义词用法的辨析是选词填空的常见考法,从语义入手分析近义词之间细微的不同之处,是能够保证准确率的最佳方法。近义词之间相异元素的辨析主要从词的理性意义、附属色彩及词的用法三大方面进行辨析。
(一)从词的理性意义方面辨析
1.看词义所指的范围
有的近义词所指的虽然是同一事物,但是词义的范围却不尽相同。
【例题】
简报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内部 的 情况、交流经验、揭露问题、沟通信息的事务文书。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编辑 反映 B.编发 反映
C.编辑 反应 D.编发 反应
【答案】B。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编辑 反映 B.编发 反映
C.编辑 反应 D.编发 反应
【答案】B。
【技巧点拨】“编发”比“编辑”的词义范围更广,它不仅包含编辑之意,还有发布的含义,较“编辑”更为全面,更符合简报这一刊物的性质和特征。“反映”比喻把客观事务的实质表现出来。“反应”是由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为;有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刺激引起的相应的活动。由此可知应选“反映”。
2.看词义的轻重程度
有的近义词虽然表示的概念、含义大致相同,到那在表现的程度上有着轻重的不同。例如:“损坏”、“毁坏”、“破坏”其表现的程度就层层升级,依次加重。
有的近义词虽然表示的概念、含义大致相同,到那在表现的程度上有着轻重的不同。例如:“损坏”、“毁坏”、“破坏”其表现的程度就层层升级,依次加重。
【例题】
和我关系要好的同学很不平,执意拉着我去 说我考试作弊的主考老师。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问讯 B.诘问 C.讯问 D.询问
【答案】B。
和我关系要好的同学很不平,执意拉着我去 说我考试作弊的主考老师。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问讯 B.诘问 C.讯问 D.询问
【答案】B。
【技巧点拨】“讯问”指严厉盘问、审问。用于对待“老师”明显不恰当。由题干中的“不平”、“执意”可知,“问讯”“询问”的词义程度过轻。“诘责”指诘问谴责,其中“诘”表追问、责问的意思,用在题干中可表示向主考老师追问缘由,讲清情况,符合题意。
3.看词义的侧重点
有的近义词虽然表示的概念、含义大致相同,但在表现对象上却有着不同的侧重。
【例题】
某市公开选拔了一批党政领导干部。从年龄结构上看, 的这批干部普遍年轻;从 上看,他们的教育背景普遍较好;至于他们是否具有 的能力和水平,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履职 履新 履历 B.履职 履历 履新
C.履新 履职 履历 D.履新 履历 履职
【答案】D。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履职 履新 履历 B.履职 履历 履新
C.履新 履职 履历 D.履新 履历 履职
【答案】D。
【技巧点拨】选项的三个词语的语素“履”均相同,关键是辨析另一语素的侧重。“履新”侧重“新”,指就任新职。“履历”侧重“历”,指个人经历的资料的简要说明。“履职”侧重“职”,指履行职责。结合题意,年轻表示就职时间短,应用“履新”,教育背景当然只能从“履历”上看出来,能力和水平就要进一步通过“履职”表现出来了。
(二)从词的附属色彩方面辨析
1.看词语的感情色彩
词语的感情色彩不同,即使意思相近,在使用时也会有很大的差别。
【例题】
他 在色彩与线条的世界中,一个星期没有离开过设计室,终于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沉溺 B.沉沦 C.沉陷 D.沉浸
【答案】D。
他 在色彩与线条的世界中,一个星期没有离开过设计室,终于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沉溺 B.沉沦 C.沉陷 D.沉浸
【答案】D。
【技巧点拨】分析题干,可知含有贬义的“沉溺”、“沉沦”不符合语境;“沉陷”指地面或建筑物的基础向下陷,显然词义不符;“沉浸”比喻进入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符合语境。
2.看词语的语体色彩
按语体色彩分类,词语分为书面语体和口头语体两类。书面语体又可分为公文语体、政论语体、科技语体和文艺语体。不同语体色彩的词语表现出不同的语体风格。在使用时,要根据表达的内容和文章的体裁,选用恰当的词语。
【例题】
元月13日,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与《长沙晚报》联合召开会议, “星城十佳法官”。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表扬 B.赞扬 C.表彰 D.奖励
【答案】C。
元月13日,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与《长沙晚报》联合召开会议, “星城十佳法官”。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表扬 B.赞扬 C.表彰 D.奖励
【答案】C。
【技巧点拨】“表彰”是书面语,适用于正式场合,而且通过召开会议来“表彰”先进人物也是习惯用语,故本题C项最合适。
(三)从词的用法方面辨析
1.看词语的搭配习惯
有些词语虽然基本意思相同,但由于人们的使用习惯不同,有的经常与某些词语搭配使用,有的则不能与某些词语搭配使用,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格式。
下面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些常见的习惯搭配:
词语 搭配习惯
发扬 多与“传统”、“精神”、“风格”、“作风”等搭配
发挥 多与“作用”、“特长”、“优势”等搭配
暴发 多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体事物
爆发 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歧义、运动、力量、情绪等
颁布 多与“法令”、“条例”等大的正规性文件搭配
公布 多指“法令”、“公告”、“通知”等公开发布
改进 多与“工作”、“方法”、“技术”搭配
改善 常与“关系”、“条件”、“生活”搭配
交流 多与“思想”、“心得”等搭配
交换 多与“礼物”、“意见”等搭配
词语 搭配习惯
发扬 多与“传统”、“精神”、“风格”、“作风”等搭配
发挥 多与“作用”、“特长”、“优势”等搭配
暴发 多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体事物
爆发 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歧义、运动、力量、情绪等
颁布 多与“法令”、“条例”等大的正规性文件搭配
公布 多指“法令”、“公告”、“通知”等公开发布
改进 多与“工作”、“方法”、“技术”搭配
改善 常与“关系”、“条件”、“生活”搭配
交流 多与“思想”、“心得”等搭配
交换 多与“礼物”、“意见”等搭配
【例题】
亚洲有中印两个人口大国,然而人口的庞大却与人才是否 没有必然关系。人才供应缺口在一些国际化的行业中尤为 ,例如金融从业人员、工程研发人员等在全亚洲都供不应求。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饱和 突出 B.充裕 明显
C.过剩 严峻 D.流失 巨大
【答案】B。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饱和 突出 B.充裕 明显
C.过剩 严峻 D.流失 巨大
【答案】B。
【技巧点拨】“缺口”不能与“严峻”搭配,排除C。“流失”比喻人员、财物等从本地、本单位流动或转移出去而散失,与句意不符,排除D。“饱和”比喻在某个范围内某种事物的数量达到最大限度;“充裕”表示充足富裕;“供应缺口”、“供不应求”都表示需求不能被满足,出现了短缺状况,与此相对应的应是人才是否足够的问题,故应填“充裕”。
2.看词语适用的对象
有的词语虽然意思相近,但适用的对象却不尽相同。
【例题】
循环经济实质上是一种自觉的经济形态,需要公共部门、经济主体和金融界的三方转变观念,共同 ,在全社会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 。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营建 环境 B.努力 氛围
C.营造 局面 D.建造 局势
【答案】C。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营建 环境 B.努力 氛围
C.营造 局面 D.建造 局势
【答案】C。
【技巧点拨】第一空修饰的是“循环经济”,而“营建”、“建造”的对象一般是建筑等,故排除A、D。“氛围”指周围的气氛和情调;“局面”泛指一定时期内事物的形势、情景。文中讲的是循环经济这一经济形态发展的形势,用“局面”较合适。
3.看词语的词性和句法功能
有些词语虽然意思相近,但词性不同,用法不同,因此在句中充当的成分也不同。
【例题】
老人们都很 ,对孩子们从不发脾气。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慈善 B.和善 C.善良 D.善意
【答案】B。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慈善 B.和善 C.善良 D.善意
【答案】B。
【技巧点拨】根据语法规则,“很”后面不接名词,故可以排除D。慈善,富有同情心的;和善,温和而慈善。题干中说“对孩子们从不发脾气”,值得是老人的温和慈祥,答案为B。
行测真题 | 行测答案 | 行测答题技巧 | 行测题库 | 模拟试题 |